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复合相变蓄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1-14页
        1.1.1 蓄能技术概述第11-12页
        1.1.2 热能蓄能方式第12-14页
    1.2 相变蓄能第14-21页
        1.2.1 相变蓄能的原理简述第14页
        1.2.2 相变蓄能材料的分类第14-21页
        1.2.3 相变蓄能材料的筛选原则和要求第21页
    1.3 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第21-27页
        1.3.1 物理共混法第22-23页
        1.3.2 制备微胶囊法第23-26页
        1.3.3 化学合成法第26-27页
    1.4 相变材料常用的性能测试方法第27-33页
        1.4.1 差示扫描量热法第27-28页
        1.4.2 热重分析第28-29页
        1.4.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第29-30页
        1.4.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第30-31页
        1.4.5 X射线衍射分析第31-32页
        1.4.6 导热分析第32-33页
    1.5 复合相变材料研究现状第33-34页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34-37页
第二章 多孔基体吸附法制备复合相变材料第37-51页
    2.1 二氧化钛/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第37-38页
        2.1.1 实验材料第37页
        2.1.2 二氧化钛/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第37-38页
    2.2 二氧化钛/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测量结果与分析第38-48页
        2.2.1 FT-IR分析第38-40页
        2.2.2 XRD分析第40-41页
        2.2.3 扫描电镜分析第41-42页
        2.2.4 相变特性第42-46页
        2.2.5 热稳定性第46-48页
    2.3 本章小结第48-51页
第三章 多孔基体吸附法制备高导热复合相变材料第51-71页
    3.1 癸酸-棕榈酸共晶/硅藻土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第51-56页
        3.1.1 实验材料第51页
        3.1.2 癸酸-棕榈酸共晶的制备第51-55页
        3.1.3 癸酸-棕榈酸共晶/硅藻土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第55-56页
    3.2 癸酸-棕榈酸共晶/硅藻土复合相变材料的测量结果与分析第56-69页
        3.2.1 FT-IR分析第57-58页
        3.2.2 XRD分析第58-59页
        3.2.3 扫描电镜分析第59-61页
        3.2.4 相变特性第61-66页
        3.2.5 热稳定性第66-68页
        3.2.6 导热分析第68-69页
    3.3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四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微胶囊相变材料第71-85页
    4.1 十八烷/二氧化硅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制备第71-73页
        4.1.1 实验材料第71-72页
        4.1.2 十八烷/二氧化硅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制备第72-73页
    4.2 十八烷/二氧化硅微胶囊相变材料的测量结果与分析第73-82页
        4.2.1 FT-IR分析第74-75页
        4.2.2 XRD分析第75-76页
        4.2.3 扫描电镜分析第76-77页
        4.2.4 相变特性第77-80页
        4.2.5 热稳定性第80-82页
    4.3 本章小结第82-85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85-89页
    5.1 本文主要结论第85-86页
    5.2 后续工作展望第86-89页
参考文献第89-99页
致谢第99-100页
论文发表情况第100-101页
获奖情况第101-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息化影响制造业出口复杂度的机理与实证
下一篇:信任、风险和社会偏好--基于实验经济学和神经经济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