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9页 |
1.1 编码调制技术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速率兼容码的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1.2.1 Spinal码 | 第16-17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编码调制技术理论 | 第19-36页 |
2.1 编码调制系统模型 | 第19-20页 |
2.2 网格编码调制 | 第20-23页 |
2.3 比特交织编码调制 | 第23-28页 |
2.4 多级编码调制 | 第28-32页 |
2.5 叠加编码 | 第32-3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Spinal码性能研究 | 第36-48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Spinal码编码算法 | 第36-39页 |
3.3 Spinal码译码算法 | 第39-42页 |
3.4 Hash函数 | 第42-44页 |
3.5 Spinal码性能分析 | 第44-47页 |
3.6 本章小节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基于线性同余法的Spinal码设计 | 第48-62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线性同余法介绍 | 第48-56页 |
4.2.1 基本线性同余法 | 第48-49页 |
4.2.2 组合线性同余发生器 | 第49-52页 |
4.2.3 基于线性同余法的Hash函数替代方案设计 | 第52-56页 |
4.3 均匀随机数的统计检验 | 第56-59页 |
4.3.1 参数检验 | 第56页 |
4.3.2 均匀性检验 | 第56-57页 |
4.3.3 独立性检验 | 第57页 |
4.3.4 仿真统计性质分析 | 第57-59页 |
4.4 复杂度比较及性能分析 | 第59-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Spinal码在衰落信道下的设计 | 第62-71页 |
5.1 引言 | 第62-63页 |
5.2 系统模型 | 第63-65页 |
5.3 自适应编码调制方案 | 第65-67页 |
5.4 仿真及性能分析 | 第67-7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1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