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1.1 研究问题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2页 |
1.3 主要创新点 | 第12-13页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2.1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2.1.1 社会网络 | 第14页 |
2.1.2 区域合作治理 | 第14-16页 |
2.1.3 城市群网络 | 第16-17页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7-21页 |
2.2.1 合作治理网络的研究 | 第17-18页 |
2.2.2 网络演化动力与特征网络结构的研究 | 第18-20页 |
2.2.3 跨界环境合作治理网络的研究 | 第20-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长三角城市群环境合作治理网络演化 | 第22-51页 |
3.1 长三角城市群网络边界界定 | 第22-24页 |
3.2 长三角城市群整体概况 | 第24-30页 |
3.2.1 长三角城市群30个城市 2009-2015 年GDP总量情况 | 第25-27页 |
3.2.2 长三角城市群30个城市 2009-2015 年常住人口情况 | 第27-28页 |
3.2.3 长三角城市群30个城市 2009-2015 年工业废水排放情况 | 第28-29页 |
3.2.4 长三角城市群30个城市空间格局 | 第29-30页 |
3.3 指标刻画 | 第30-32页 |
3.3.1 网络密度 | 第30页 |
3.3.2 点度中心度(势) | 第30-31页 |
3.3.3 接近中心度(势) | 第31-32页 |
3.3.4 中间中心度(势) | 第32页 |
3.4 数据获取与处理 | 第32-34页 |
3.4.1 数据来源 | 第32-33页 |
3.4.2 数据转换 | 第33-34页 |
3.5 长三角城市群环境治理整体网络分析 | 第34-42页 |
3.5.1 长三角城市群环境合作网络正走在“去中心化”的道路上 | 第34-36页 |
3.5.2 长三角城市群次中心城市替代核心城市主导区域环境合作治理 | 第36-39页 |
3.5.3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间小范围环境合作治理“圈子”正在形成 | 第39-40页 |
3.5.4 长三角城市群小范围合作以交互型和铁三角型的模式展开 | 第40-42页 |
3.6 长三角城市群环境合作治理局域网络的趋势分析 | 第42-50页 |
3.6.1 局域网络中心性变化趋势 | 第42-46页 |
3.6.2 局域网络结构发展趋势 | 第46-5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长三角区域环境合作治理路径演化分析 | 第51-77页 |
4.1 研究设计 | 第51-55页 |
4.1.1 城市主体合作路径选择 | 第51-52页 |
4.1.2 ERGM网络结构 | 第52-54页 |
4.1.2.1 内生纯网络结构模型 | 第52-54页 |
4.1.2.2 ERGM主要的外生属性变量 | 第54页 |
4.1.3 设定结构变量的原则 | 第54-55页 |
4.2 网络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 第55页 |
4.3 指数随机图的估计方法 | 第55-56页 |
4.4 长三角城市群环境合作治理网络三元组同构类的测算 | 第56-65页 |
4.4.1 三元组同构类 | 第56-57页 |
4.4.2 2012 年三元组同构类测算 | 第57-61页 |
4.4.3 2009-2015 年三元组同构类测算 | 第61-65页 |
4.5 实证分析结果 | 第65-76页 |
4.5.1 对长三角城市群环境合作治理网络ERGM的选取 | 第65-72页 |
4.5.1.1 纯网络结构变量的选取 | 第65-67页 |
4.5.1.2 行动者属性变量的选择 | 第67-68页 |
4.5.1.3 对2012年环境合作治理网络ERGM估计结果及分析 | 第68-72页 |
4.5.2 长三角城市群 2009-2015 年环境合作治理网络实证分析 | 第72-7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77-78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附录 | 第84-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