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1.2.1 植物根际促生菌 | 第12-13页 |
1.2.2 微生物肥料 | 第13-15页 |
1.2.3 茶园微生物肥料研发及应用现状 | 第15-16页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3.1 目的意义 | 第1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9页 |
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18-19页 |
2.1.1 分离菌种材料 | 第18页 |
2.1.2 对照菌株来源 | 第18页 |
2.1.3 菌剂效果试验材料 | 第18页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8-19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9-29页 |
2.2.1 培养基的制备 | 第19页 |
2.2.2 菌株的分离、纯化 | 第19-20页 |
2.2.3 菌株活性测定 | 第20-21页 |
2.2.4 SDS-PAGE全细胞聚类 | 第21页 |
2.2.5 16S rDNA分子鉴定 | 第21-23页 |
2.2.6 菌落和菌体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鉴定 | 第23-24页 |
2.2.7 菌株特性分析 | 第24-25页 |
2.2.8 微生物平板计数 | 第25页 |
2.2.9 菌株间拮抗关系的探究 | 第25-26页 |
2.2.10 菌剂载体的筛选 | 第26页 |
2.2.11 响应面法优化菌剂制备工艺 | 第26-27页 |
2.2.12 菌剂效果试验施肥及取样方法 | 第27-28页 |
2.2.13 土壤养分测定 | 第28页 |
2.2.14 茶树百芽重及茶叶生化成分测定 | 第28-29页 |
2.3 数据处理 | 第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47页 |
3.1 高活性磷钾细菌的筛选、鉴定及特性分析 | 第29-38页 |
3.1.1 菌株的分离及初选 | 第29页 |
3.1.2 菌株的复选 | 第29-32页 |
3.1.3 高活性菌株的鉴定 | 第32-35页 |
3.1.4 高活性菌株发酵条件 | 第35-38页 |
3.1.5 高活性菌株间拮抗关系 | 第38页 |
3.2 菌剂制备工艺的优化 | 第38-45页 |
3.2.1 菌剂载体的构建 | 第38-39页 |
3.2.2 影响菌剂制备工艺的因素的优化 | 第39-45页 |
3.3 菌剂对茶园土壤特性及茶树发育的影响 | 第45-47页 |
3.3.1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第45-46页 |
3.3.2 不同施肥处理对茶树百芽重的影响 | 第46页 |
3.3.3 不同施肥处理对茶叶生化成分的影响 | 第46-47页 |
4 讨论 | 第47-51页 |
4.1 茶园解磷细菌 | 第47-48页 |
4.2 茶园解钾细菌 | 第48页 |
4.3 响应面分析法应用于茶树菌剂制备工艺优化的可行性 | 第48-49页 |
4.4 菌剂制备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50页 |
4.5 菌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50页 |
4.6 菌剂对茶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第50-51页 |
5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