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12-32页 |
第一章 鸡马立克氏病综述 | 第12-22页 |
1 病原 | 第12-13页 |
2 发病机制 | 第13-14页 |
3 meq基因及致病机理 | 第14-15页 |
4 流行病学 | 第15-16页 |
5 临床症状 | 第16-17页 |
5.1 内脏型 | 第16页 |
5.2 神经型 | 第16页 |
5.3 眼型 | 第16-17页 |
5.4 皮肤型 | 第17页 |
6 组织病理学和病理变化 | 第17页 |
7 诊断 | 第17-18页 |
8 防控 | 第18-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微卫星不稳定性和错配修复综述 | 第22-32页 |
1 微卫星 | 第22-23页 |
1.1 微卫星简介 | 第22页 |
1.2 微卫星的功能与特点 | 第22-23页 |
2 微卫星不稳定性 | 第23-24页 |
3 错配修复基因及其相关机制 | 第24-25页 |
4 错配修复基因与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关系 | 第25-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2页 |
下篇 试验研究 | 第32-78页 |
第三章 马立克氏病病毒meq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2-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7页 |
1.1 材料 | 第33-34页 |
1.2 方法 | 第34-37页 |
2 结果 | 第37-46页 |
2.1 meq克隆及测序 | 第37-39页 |
2.2 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鉴定 | 第39-40页 |
2.3 荧光定量结果 | 第40页 |
2.4 细胞凋亡结果 | 第40-42页 |
2.5 细胞周期结果 | 第42-46页 |
2.6 MTT法结果 | 第46页 |
3 讨论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第四章 meq基因转染CEF后部分微卫星不稳定性的探究 | 第50-6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2-57页 |
1.1 材料 | 第52-53页 |
1.2 方法 | 第53-5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7-61页 |
2.1 聚丙烯酰胺电泳结果 | 第57-61页 |
3 讨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第五章 马立克氏病meq基因转染CEF后错配修复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66-7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7-69页 |
1.1 材料 | 第67-68页 |
1.2 方法 | 第68-69页 |
1.3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69页 |
2 结果 | 第69-74页 |
2.1 标准曲线 | 第69-72页 |
2.2 MLH1基因的mRNA平均相对表达量 | 第72页 |
2.3 MSH2基因的mRNA平均相对表达量 | 第72-73页 |
2.4 PMS1基因的mRNA平均相对表达量 | 第73-74页 |
3 讨论 | 第74-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8页 |
全文总结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