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金融排斥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页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1-12页
    1.4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5 创新点第13-15页
第2章 研究综述第15-27页
    2.1 农村金融需求研究第15-20页
        2.1.1 农户金融需求分析第15-17页
        2.1.2 中国农村金融需求影响因素第17-19页
        2.1.3 小结第19-20页
    2.2 农村金融排斥研究第20-23页
        2.2.1 金融排斥内涵及形成研究第20页
        2.2.2 金融排斥影响因素研究第20-22页
        2.2.3 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研究第22-23页
        2.2.4 小结第23页
    2.3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研究第23-26页
        2.3.1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产生第23-24页
        2.3.2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第24页
        2.3.3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存在问题第24-25页
        2.3.4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金融排斥第25页
        2.3.5 小结第25-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金融排斥现状第27-37页
    3.1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金融排斥分析第27-33页
        3.1.1 服务网点发展现状第27-29页
        3.1.2 从业人员发展现状第29-31页
        3.1.3 资产总额发展现状第31-33页
    3.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金融排斥环境分析第33-35页
        3.2.1 机遇分析第33页
        3.2.2 风险分析第33-34页
        3.2.3 竞争分析第34-35页
        3.2.4 小结第35页
    3.3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金融排斥成因第35-37页
        3.3.1 政策引导力不足第35-36页
        3.3.2 政府支持不足第36页
        3.3.3 知识形态薄弱第36-37页
第4章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金融排斥的实证分析第37-50页
    4.1 研究对象和数据的选取第37页
    4.2 金融排斥程度的衡量第37-39页
    4.3 变量选取和模型构建第39-40页
    4.4 实证分析第40-48页
        4.4.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金融排斥程度测度第40-44页
        4.4.2 面板模型的设定第44-46页
        4.4.3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第46-48页
    4.5 实证分析结果讨论第48-50页
第5章 缓解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金融排斥的政策建议第50-55页
    5.1 加强农村金融创新第50页
    5.2 推动农业多样化建设第50-51页
    5.3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第51-52页
    5.4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第52-53页
    5.5 加快农村地区收入增长速度第53-55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债收益率曲线预测及其货币政策启示
下一篇:洽川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