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1.1 蚬属系统分类与谱系地理的研究方法 | 第12-16页 |
1.1.1 形态学方法 | 第12-13页 |
1.1.2 组织学方法 | 第13页 |
1.1.3 细胞学方法 | 第13页 |
1.1.4 蛋白质方法 | 第13-14页 |
1.1.5 分子生物学方法 | 第14-16页 |
1.2 蚬属的谱系地理学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3 蚬属的分类学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3.1 国外蚬属分类研究 | 第17-18页 |
1.3.2 国内蚬属分类研究 | 第18页 |
1.3.3 蚬属的系统发育研究 | 第18-19页 |
1.4 小结与展望 | 第19-21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长江中下游典型湖泊蚬属谱系地理研究 | 第22-41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9页 |
2.1.1 采样区域、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23-24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24页 |
2.1.3 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与序列测定 | 第24-26页 |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6-29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29-33页 |
2.2.1 蚬属群体COI基因序列变异 | 第29-30页 |
2.2.2 蚬属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0-32页 |
2.2.3 蚬属群体的系统进化及种群动态分析 | 第32-33页 |
2.3 讨论 | 第33-41页 |
2.3.1 蚬属群体遗传多样性及资源保护 | 第33-38页 |
2.3.2 蚬属物种全球性生物地理学研究 | 第38-41页 |
第三章 大通湖两种不同壳色形态蚬的分类与系统发育 | 第41-54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6页 |
3.1.1 采样区域、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42-43页 |
3.1.2 形态测量与分析 | 第43-44页 |
3.1.3 实验设备 | 第44页 |
3.1.4 基因组DNA提取 | 第44页 |
3.1.5 PCR扩增与序列测定 | 第44-46页 |
3.1.6 RFLP酶切分析 | 第46页 |
3.1.7 数据分析 | 第46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46-50页 |
3.2.1 形态学比较 | 第46-47页 |
3.2.2 分子生物学分析 | 第47-50页 |
3.3 讨论 | 第50-54页 |
第四章 大通湖蚬属性腺切片、染色体及精子形态初步观察 | 第54-68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6-59页 |
4.1.1 采样区域、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56页 |
4.1.2 组织学分析 | 第56页 |
4.1.3 细胞生物学分析 | 第56-57页 |
4.1.4 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与序列测定 | 第57-58页 |
4.1.5 实验设备 | 第58-59页 |
4.2 实验结果 | 第59-62页 |
4.2.1 组织学水平 | 第59-60页 |
4.2.2 细胞学水平 | 第60-61页 |
4.2.3 分子生物学分析 | 第61-62页 |
4.3 讨论 | 第62-68页 |
第五章 小结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个人简历 | 第86-87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