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

小学课堂教学中的现代技术应用合理性研究--基于“人—技术—教育”关系维度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导论第10-24页
    (一) 选题缘由第10-11页
        1.教育中的现代技术合理性重建的必然选择第10页
        2.教育中技术应用的追问与反思第10-11页
    (二)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1.教育中的现代技术垄断问题突出第11页
        2.课堂教学与现代技术应用统而不整第11-12页
        3.现代技术应用忽视小学生年龄个性特征第12页
    (三) 研究综述与生长点第12-18页
        1.“技术”研究第12-15页
        2.“技术合理性”研究第15-17页
        3.“教育中技术应用的不合理问题”研究第17页
        4.生长点:教育中的技术合理性与技术应用合理性第17-18页
    (四) 研究意义第18-19页
        1.建构教育中的现代技术应用合理性,为处理教育与技术的多方面关系提供理论支持第18页
        2.从教育哲学与技术哲学双重视角探析教育中的技术,有利于教育与技术的相互整合与交融第18-19页
        3.促进现代技术“融入”小学课堂教学,有利于技术价值与教育价值的双向实现第19页
    (五)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9-24页
        1.研究思路第19-22页
        2.研究方法第22-24页
二、“现代技术应用合理性”核心概念建构第24-36页
    (一) 技术第24-30页
        1.传统意义下的“技术”第24-26页
        2.基于“关系”维度的技术概念第26-29页
        3.现代技术与教育中的技术第29-30页
    (二) 技术应用第30-31页
    (三) 合理性第31-33页
    (四) 技术应用合理性第33-36页
        1.技术理性与技术合理性第33-34页
        2.技术应用合理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第34-35页
        3.基于“关系”的教育中技术应用合理性第35-36页
三、小学课堂教学中现代技术应用合理性的本质规定与视域分析第36-44页
    (一) 小学课堂教学中现代技术应用合理性的本质规定第36-38页
        1.小学课堂教学中技术应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第36-37页
        2.小学课堂教学中技术应用的客体尺度与主体尺度的统一第37页
        3.小学课堂教学中技术应用的主体外在尺度与内在尺度的统一第37-38页
    (二) 小学课堂教学中现代技术应用合理性的评价标准第38-39页
        1.技术价值作为评价方式第38-39页
        2.教育价值作为评价形式第39页
        3.学生的“学”作为评价标准第39页
    (三) 小学课堂教学中现代技术应用合理性的视域分析第39-44页
        1.目的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第39-40页
        2.认知合理性与道德合理性第40-41页
        3.工具合理性第41-44页
四、小学课堂教学中现代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危机及原因分析第44-54页
    (一) 小学课堂教学中“技术应用与人”的关系维度第44-47页
        1.教师过度依赖技术,教师责任部分转移第44-45页
        2.教师能力存在差异,教学思路与技术脱节第45-46页
        3.技术消解学生个性,遮蔽小学生可能性发展第46-47页
        4.技术设计弃本逐末,忽视小学生年龄特征第47页
    (二) 小学课堂教学中“技术应用与教育”的关系维度第47-49页
        1.教育目的:技术应用与教学目标存在矛盾第48页
        2.教学内容:部分内容被预设,忽视随堂可能性第48-49页
        3.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趋于程序化、步骤化第49页
    (三) 小学课堂教学中以技术为中介的“师—生”关系维度第49-51页
        1.师生情感传达受阻,师生关系趋于淡漠第49-50页
        2.技术限制师生对话,心理距离逐渐增大第50-51页
    (四) 小学课堂教学中现代技术应用合理性危机的原因分析第51-54页
        1.技术与人的关系:技术乐观主义盛行,师生过度信任技术效应第51页
        2.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技术通用忽视小学特征,偏离教育价值第51-52页
        3.人与人的关系:技术工具理性泛滥,课堂教学人文关怀缺失第52页
        4.现代技术内部结构:师生技术动作与技术思维的偏差第52-54页
五、基于“关系”的小学课堂教学中现代技术应用合理性的建构路径第54-64页
    (一) “技术与人”关系下小学课堂教学中的现代技术应用合理性建构第54-56页
        1.优化教师自身技术结构,消解长期尴尬关系第54-55页
        2.关注小学生年龄段需求,追求技术审美合理性第55-56页
    (二) “技术与教育”关系下小学课堂教学中的现代技术应用合理性建构第56-59页
        1.教育目的:认知合理性与道德合理性的共建第56页
        2.教育内容:技术呈现与“留白”空间的整合第56-58页
        3.教育过程:冷媒介和技术促逼下随堂可能性的构建第58-59页
    (三) “人与人”关系下小学课堂教学中的现代技术应用合理性建构路径第59-61页
        1.加强小学生自我认知,实现师生互动发展第59-60页
        2.强化师生情感对话,促进主体间性达成第60-61页
    (四) “人—技术—教育”互动关系的小学课堂教学共同体建构第61-64页
        1.优化小学课堂教学与现代技术应用的双向互动姿态第61-62页
        2.构建以个体发展为本的开放、积极的课堂教学共同体第62-64页
结语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附录第70-72页
致谢第72-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格林童话中文译本的知识伦理研究
下一篇:地方史资源引入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以郑州市一零六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