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和DEA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以陕西省10地市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政府绩效评价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 | 第17-27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2.1.1 绩效 | 第17页 |
2.1.2 政府绩效 | 第17-18页 |
2.1.3 政府绩效评价 | 第18页 |
2.1.4 地方政府绩效评价 | 第18-19页 |
2.2 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9-20页 |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20-21页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页 |
2.2.4 公共价值理论 | 第21-22页 |
2.3 政府绩效评价的方法介绍 | 第22-27页 |
2.3.1 因子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2.3.2 DEA方法 | 第23-25页 |
2.3.3 因子分析和DEA的适用性探讨 | 第25-27页 |
第三章 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27-32页 |
3.1 评价主体的确立 | 第27页 |
3.2 评价对象的确立 | 第27页 |
3.3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27-32页 |
3.3.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 第27-28页 |
3.3.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维度 | 第28-29页 |
3.3.3 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效益指标体系 | 第29-32页 |
第四章 陕西省10地市政府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32-51页 |
4.1 陕西省绩效评价概况 | 第32页 |
4.2 评价单元确定与数据整理 | 第32-34页 |
4.3 10地市政府绩效的因子分析评价 | 第34-40页 |
4.3.1 因子分析数据处理 | 第34-35页 |
4.3.2 因子载荷矩阵 | 第35-37页 |
4.3.3 因子得分 | 第37-38页 |
4.3.4 综合绩效得分分析 | 第38-40页 |
4.4 10地市政府绩效的DEA评价 | 第40-47页 |
4.4.1 综合技术效率分析 | 第41-42页 |
4.4.2 纯技术效率分析 | 第42-43页 |
4.4.3 规模效率值分析 | 第43页 |
4.4.4 规模收益状态分析 | 第43-44页 |
4.4.5 规模效益优化的调整分析 | 第44-47页 |
4.5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 第47-51页 |
4.5.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7-48页 |
4.5.2 建议 | 第48-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