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1.1.1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 1.2 模具修复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2.1 模具失效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 第11-12页 |
| 1.2.2 焊接模具修复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3 模具裂纹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3.1 热作模具疲劳裂纹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1.3.2 焊接残余应力对裂纹扩展的影响 | 第13-14页 |
| 1.4 锤击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 第2章 激光模具修复温度场数值模拟 | 第17-28页 |
| 2.1 引言 | 第17-18页 |
| 2.2 激光热源模型 | 第18-19页 |
| 2.3 模具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9-22页 |
| 2.3.1 模型有限元网格划分 | 第20页 |
| 2.3.2 模型边界条件和焊接过程定义 | 第20-21页 |
| 2.3.3 模型材料属性定义 | 第21-22页 |
| 2.4 有限元模拟分析与实验验证 | 第22-27页 |
| 2.4.1 实验设备及材料 | 第22-24页 |
| 2.4.2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及实验数据验证 | 第24-27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激光模具修复应力场数值模拟 | 第28-42页 |
| 3.1 引言 | 第28页 |
| 3.2 小功率激光填丝焊接模具修复应力场有限元模拟 | 第28-34页 |
| 3.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网格划分 | 第28-29页 |
| 3.2.2 焊接过程及材料属性的定义 | 第29-31页 |
| 3.2.3 激光模具修复焊接残余应力场分析 | 第31-34页 |
| 3.3 小功率激光填丝焊接模具修复试验 | 第34-40页 |
| 3.3.1 试验设备与方案 | 第34-38页 |
| 3.3.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4章 激光模具修复锤击消除应力数值模拟 | 第42-59页 |
| 4.1 引言 | 第42页 |
| 4.2 锤击力采集系统 | 第42-47页 |
| 4.2.1 锤击力采集系统的建立 | 第42-44页 |
| 4.2.2 锤击力采集分析 | 第44-47页 |
| 4.3 锤击方案设计 | 第47-48页 |
| 4.4 激光模具修复锤击消除应力分析 | 第48-58页 |
| 4.4.1 锤击消除应力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 4.4.2 锤击处理后应力场对比分析 | 第49-54页 |
| 4.4.3 锤击处理后应变对比分析 | 第54-58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