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4 创新点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2.1 相关理论 | 第12-16页 |
2.1.1 企业的海外投资理论 | 第12-13页 |
2.1.2 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 | 第13-16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2.2.1 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及合作的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2.2.2 海外投资风险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2.2.3 能源企业海外投资风险文献综述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新丝路经济带下能源企业海外投资风险辨识 | 第20-35页 |
3.1 新丝路经济带下能源企业海外投资风险源 | 第20页 |
3.2 新丝路经济带下能源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类型 | 第20-26页 |
3.2.1 社会环境风险 | 第21-22页 |
3.2.2 行业环境风险 | 第22-24页 |
3.2.3 企业环境风险 | 第24-26页 |
3.3 新丝路经济带下能源企业海外投资风险辨识方法与模型 | 第26-35页 |
3.3.1 新丝路经济带下能源企业海外投资特点 | 第26-30页 |
3.3.2 新丝路经济带下能源企业海外投资风险识别方法 | 第30-32页 |
3.3.3 新丝路经济带下海外投资风险辨识方法选择模型 | 第32-35页 |
第四章 新丝路经济带下能源企业海外投资风险测度与评价 | 第35-42页 |
4.1 新丝路经济带下能源企业海外投资风险测度指标选取原则 | 第35-36页 |
4.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能源企业海外投资风险评价 | 第36-38页 |
4.2.1 建立能源企业海外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第36-37页 |
4.2.2 构建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 | 第37-38页 |
4.3 案例分析 | 第38-42页 |
4.3.1 案例介绍 | 第38-39页 |
4.3.2 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测度投资项目风险 | 第39-42页 |
第五章 新丝路经济带下能源企业海外投资风险防范对策 | 第42-46页 |
5.1 社会环境风险防范对策 | 第42-43页 |
5.1.1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 第42页 |
5.1.2 加强防范东道国对外资优惠政策变动 | 第42-43页 |
5.1.3 开展跨文化培训,加强跨文化的沟通 | 第43页 |
5.1.4 做好风险发生后的积极补救措施 | 第43页 |
5.2 行业环境风险防范对策 | 第43-44页 |
5.2.1 采用多种方式化解市场风险 | 第43-44页 |
5.2.2 完善技术配套设施,提高环保意识 | 第44页 |
5.3 企业环境风险防范对策 | 第44-46页 |
5.3.1 提高外派人员综合能力,加大出国前培训 | 第44页 |
5.3.2 加强企业文化培训 | 第44页 |
5.3.3 加强全球范围内的资金管理 | 第44-45页 |
5.3.4 加强企业管理的同时保持其经营的灵活性 | 第45-46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第46-4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6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46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录 | 第52-54页 |
研究生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