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小微型企业新三板上市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3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小微型企业发展的现状及对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第10页
        1.1.2 小微型企业的融资渠道过于狭窄第10页
        1.1.3 新三板挂牌为小微型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第10-11页
        1.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第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3页
        1.2.1 发达国家小微型企业融资渠道探索第11-12页
        1.2.2 发达国家小微型企业股权交易状况第12页
        1.2.3 国内小微型企业的融资问题分析第12-13页
第2章 我国小微型企业的发展状况及融资难问题第13-23页
    2.1 我国小微型企业的发展现状第13-16页
        2.1.1 我国企业类型的划分标准第13-14页
        2.1.2 小微型企业的集约化程度不高第14-15页
        2.1.3 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较低第15页
        2.1.4 小微企业的生存周期较短第15页
        2.1.5 小微企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第15页
        2.1.6 小微型企业生存及发展形势比较严峻第15-16页
    2.2 小微型企业融资困境第16-17页
        2.2.1 小微型企业自身原因分析第16-17页
        2.2.2 金融服务体系原因分析第17页
        2.2.3 政策扶持机制分析第17页
    2.3 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创新第17-19页
        2.3.1 管理体制创新第17-18页
        2.3.2 管理技术创新第18页
        2.3.3 融资产品创新第18页
        2.3.4 服务方式创新第18页
        2.3.5 产业链金融创新第18-19页
    2.4 创新小微型企业金融服务思路第19-20页
        2.4.1 持续推进信贷机构差异化的改革第19页
        2.4.2 完善和丰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第19页
        2.4.3 实施更为积极有效的信贷倾斜政策第19页
        2.4.4 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产业结构第19页
        2.4.5 建立健全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第19-20页
        2.4.6 推出更多对金融服务机构的扶持政策第20页
    2.5 自身提升融资能力策略第20-21页
        2.5.1 加强人才工程建设第20页
        2.5.2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第20页
        2.5.3 多种融资渠道并行使用第20页
        2.5.4 政策环境方面第20-21页
    2.6 推进小微型企业发展多元化融资的渠道第21-23页
        2.6.1 股权融资第21页
        2.6.2 融资租赁第21-22页
        2.6.3 信贷融资第22-23页
第3章 新三板市场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第23-27页
    3.1 新三板市场的形成第23页
    3.2 新三板市场扩容第23-24页
    3.3 新三板市场的发展趋势第24页
    3.4 新三板挂牌与主板上市的差异第24-25页
    3.5 新三板市场的功能第25页
        3.5.1 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结构第25页
        3.5.2 使小微型企业获得直接融资第25页
        3.5.3 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第25页
    3.6 新三板市场的影响第25-27页
        3.6.1 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第25-26页
        3.6.2 对A股市场的影响第26页
        3.6.3 对小微型企业的影响第26页
        3.6.4 对券商的影响第26页
        3.6.5 对投资者的影响第26-27页
第4章 新三板挂牌为小微型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第27-31页
    4.1 新三板上市给小微型企业带来的机遇第27-28页
        4.1.1 提高企业的综合融资能力第27页
        4.1.2 反映了股份价值,提高了股份的流动效率第27页
        4.1.3 规范企业经营,为后续资本运作做好准备第27-28页
        4.1.4 增加企业品牌价值第28页
        4.1.5 创造更多衍生价值和无形资产第28页
    4.2 小微型企业新三板上市需要做的改进第28-30页
        4.2.1 提高企业信用等级,降低违约风险第28-29页
        4.2.2 提高企业经营稳定性和整体竞争力第29页
        4.2.3 规范企业的内部控制第29-30页
    4.3 小微型企业新三板上市面临的不利因素第30-31页
        4.3.1 信息公开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第30页
        4.3.2 增加了企业的费用支出第30页
        4.3.3 降低企业后续IPO的灵活性第30页
        4.3.4 核心人员售出企业股份影响团队凝聚力第30-31页
第5章 新三板挂牌流程和融资模式分析第31-33页
    5.1 企业新三板挂牌流程第31页
    5.2 新三板挂牌企业融资模式分析第31-33页
        5.2.1 股权融资第31-32页
        5.2.2 债权融资第32页
        5.2.3 股权质押贷款第32-33页
第6章 新三板市场发展对策研究第33-41页
    6.1 统一标准和地域差异的协调第33页
    6.2 快速发展的市场交易与滞后的系统之间的矛盾第33-34页
    6.3 市场推动与监管跟进的矛盾第34页
    6.4 引入和完善做市商制度第34-35页
        6.4.1 做市商制度的必要性第34页
        6.4.2 建立完全的做市商制度第34-35页
        6.4.3 引入做市商制度的配套措施第35页
        6.4.4 改进做市商排名方式,精选做市标的第35页
    6.5 建立新三板的转板机制第35-36页
        6.5.1 融通各层次资本市场第35-36页
        6.5.2 对退市机制的补充第36页
    6.6 新三板上市公司培育的几点建议第36-37页
        6.6.1 从实际出发,针对企业动态化个性化培育第36页
        6.6.2 紧跟新三板市场政策动向,开发完善的市场交易系统第36页
        6.6.3 建立健全数据库评价和监控的指标第36-37页
        6.6.4 构建完善的企业培育系统第37页
    6.7 增强新三板资本市场的外溢作用第37页
        6.7.1 加强培育区域优势产业第37页
        6.7.2 加强与证监会、科技部的沟通第37页
    6.8 新三板市场现存的几个问题第37-39页
        6.8.1 市场信息透明度欠缺第37页
        6.8.2 转板制度不健全第37-38页
        6.8.3 市场流动性不高第38页
        6.8.4 行业波动不稳定第38页
        6.8.5 投资者门槛和保护投资人方式欠妥第38-39页
        6.8.6 首发机制缺失,股价易操纵第39页
        6.8.7 完善再融资制度,保护二级市场投资者第39页
    6.9 新三板市场发展的几点建议第39-41页
        6.9.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第39页
        6.9.2 完善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第39-40页
        6.9.3 加快推行转板机制第40页
        6.9.4 降低交易成本第40页
        6.9.5 加大违规行为的处罚第40-41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41-43页
    7.1 结论第41页
    7.2 展望第41-43页
致谢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中的信息技术的运用
下一篇:信托型私募股权投资运作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