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一、绪论 | 第7-10页 |
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2、对外直接投资概念的界定 | 第8页 |
3、研究的思路、创新点 | 第8-10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8-9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1. 国外文献 | 第10-14页 |
·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理论 | 第10-12页 |
·投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第12-13页 |
·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第13-14页 |
2. 国内文献 | 第14-17页 |
二、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 第17-35页 |
1、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发展 | 第17-19页 |
·雏形阶段(1950-1978) | 第17页 |
·起步阶段(1979年-1984年) | 第17-18页 |
·逐步成长阶段(1985年-1991年) | 第18页 |
·稳定增长阶段(1992年-2001年) | 第18页 |
·迅速增长阶段(2002年至今) | 第18-19页 |
2、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 第19-24页 |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分析 | 第19-24页 |
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情况 | 第24-32页 |
·总体分析 | 第24-25页 |
·洲别分析 | 第25-32页 |
4、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特点 | 第32-35页 |
·投资分布广泛,但是集中度过高 | 第32页 |
·发达国家和地区投资比例不高 | 第32-33页 |
·对能源丰富地区投资增大 | 第33页 |
·国有企业依旧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力 | 第33-35页 |
四、影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因素分析 | 第35-43页 |
1、东道国引力因素 | 第35-39页 |
·经济发展水平 | 第35页 |
·市场规模以及自由程度 | 第35-36页 |
·基础设施 | 第36-37页 |
·自然资源禀赋 | 第37页 |
·劳动力成本和效率 | 第37-38页 |
·技术创新能力 | 第38页 |
·赋税水平 | 第38页 |
·东道国政治因素影响 | 第38-39页 |
2、投资国推力因素 | 第39-41页 |
·投资国经济水平 | 第39页 |
·投资国进出口规模 | 第39-40页 |
·投资国外汇因素 | 第40页 |
·投资国政策因素 | 第40-41页 |
3、企业自身选择 | 第41-43页 |
·市场寻求型 | 第41页 |
·技术寻求型 | 第41-42页 |
·资源寻求型 | 第42页 |
·资本寻求型 | 第42-43页 |
五、影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因素的实证检验 | 第43-55页 |
1、变量的选取与假设 | 第43-46页 |
2、样本国家的选取与分类 | 第46-47页 |
3、计量方法 | 第47页 |
4、计量模型的设定 | 第47-48页 |
5、检验结果 | 第48-53页 |
·总体样本检验 | 第48-50页 |
·样本按经济发展情况分类检验 | 第50-51页 |
·样本按资源禀赋情况划分 | 第51-53页 |
6、结果总结 | 第53-55页 |
六、政策建议 | 第55-59页 |
1、企业层面 | 第55-56页 |
·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之前要明确自身发展需求 | 第55页 |
·在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和区位选择上要坚持比较优势理论 | 第55-56页 |
·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要考虑其风险因素 | 第56页 |
2、政府层面 | 第56-59页 |
·正确的区位指引 | 第56-57页 |
·引导弱势产业走出国门 | 第57页 |
·提供投资区位信息 | 第57页 |
·提高本国外汇储备利用率 | 第57-59页 |
研究不足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