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养殖技术论文--各种鱼类养殖论文--海水鱼论文--其他论文

池塘养殖牙鲆肠道菌群结构及其与益生菌调控的关系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24页
   ·水产养殖业概况第14-16页
     ·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第14-15页
     ·我国牙鲆养殖概况第15-16页
   ·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第16-18页
     ·微生态制剂的定义及分类第16-17页
     ·微生态制剂的应用第17-18页
   ·鱼类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第18-21页
     ·鱼类肠道菌群的形成第19-20页
     ·鱼类肠道菌群的功能第20-21页
     ·鱼类肠道菌群结构的调控第21页
   ·目的与意义第21-24页
第二章 工厂化和池塘养殖牙鲆肠道菌群结构的比较分析第24-38页
   ·材料与方法第25-27页
     ·样品来源第25页
     ·样品采集方法第25-26页
     ·基因组DNA提取第26-27页
     ·高通量测序分析第27页
     ·数据分析第27页
   ·结果第27-35页
     ·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的细菌多样性第27-29页
     ·菌群结构组成第29-31页
     ·基于OUT数量的牙鲆肠道菌群结构第31-32页
     ·牙鲆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因子第32-35页
   ·讨论第35-38页
第三章 两株益生菌的分离培养及水质调控效果评价第38-55页
   ·材料与方法第39-43页
     ·样品来源第39页
     ·高通量测序第39页
     ·制备培养基第39-40页
     ·分离、纯化第40页
     ·革兰氏染色第40页
     ·菌种鉴定第40-41页
     ·水质指标测定第41-42页
       ·氨氮测定:水杨酸盐法第41页
       ·硝酸盐:重氮化作用法第41页
       ·磷酸盐:PhodVer3抗坏血酸法第41-42页
       ·数据分析第42页
     ·适宜生长条件确立第42页
     ·水质调控效果评价第42-43页
   ·结果第43-53页
     ·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的细菌多样性第43-44页
     ·菌种结构组成第44页
     ·两株益生菌的分离纯化第44-45页
     ·两株益生菌的鉴定第45-48页
       ·形态学鉴定第45-46页
       ·分子生物学鉴定第46-47页
       ·生理生化鉴定第47-48页
     ·生长特性试验第48-52页
       ·植物乳杆菌A第48-50页
       ·芽孢杆菌B第50-52页
     ·水质调控试验第52-53页
   ·讨论第53-55页
第四章 池塘养殖环境及牙鲆肠道菌群对益生菌调控的应答第55-71页
   ·材料与方法第55-57页
     ·样品来源第55-56页
     ·样品采集方法第56-57页
     ·基因组DNA提取第57页
     ·高通量测序分析第57页
     ·数据分析第57页
   ·结果分析第57-67页
     ·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的细菌多样性第57-59页
     ·添加益生菌前各样品菌群结构组成第59页
     ·添加益生菌后各样品菌群结构变化第59-62页
     ·牙鲆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因子第62-64页
     ·养殖水环境监测第64-66页
     ·对照组池塘相关实验因子变化第66-67页
   ·讨论第67-71页
     ·细菌多样性变化第67-68页
     ·菌群结构变化第68页
     ·水环境变化第68-69页
     ·牙鲆肠道菌群结构变化机制第69-71页
结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噬菌体与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梭鱼早期发育以及间歇性饥饿对其幼鱼消化道组织学及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