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环境条件下罗布麻和白麻光合特性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27页 |
| ·国内外荒漠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研究概述 | 第13-18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 ·自然条件下荒漠植物光合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概述 | 第18-22页 |
| ·荒漠植物光合作用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研究 | 第19-20页 |
| ·荒漠植物光合作用对光照的响应研究 | 第20-21页 |
| ·荒漠植物光合作用对CO_2浓度的响应研究 | 第21-22页 |
| ·荒漠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概述 | 第22-23页 |
| ·我国罗布麻和白麻研究进展概述 | 第23-25页 |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7-33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27-28页 |
| ·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 第27页 |
| ·土壤概况 | 第27-28页 |
| ·植被类型 | 第28页 |
| ·试验材料 | 第28-29页 |
| ·材料选取 | 第28页 |
| ·材料的生物学特征 | 第28-29页 |
| ·光合生理生态指标测定 | 第29-30页 |
| ·气体交换 | 第29页 |
| ·光合—光响应曲线 | 第29-30页 |
| ·光合—CO_2响应曲线 | 第30页 |
| ·土壤理化指标 | 第30-32页 |
| ·土壤含水量 | 第30页 |
| ·土壤pH 值 | 第30-31页 |
| ·土壤有机质 | 第31页 |
| ·土壤全氮 | 第31页 |
| ·土壤硝态氮 | 第31-32页 |
| ·统计分析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不同时期不同环境条件下罗布麻的光合特性 | 第33-47页 |
| ·土壤理化特性 | 第33-34页 |
| ·环境因子日变化的季节动态 | 第34-37页 |
| ·光合有效辐射 | 第34-35页 |
| ·气温 | 第35-36页 |
| ·空气相对湿度 | 第36-37页 |
| ·空气CO_2浓度 | 第37页 |
| ·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季节动态 | 第37-38页 |
| ·水分生理因子日变化的季节动态 | 第38-41页 |
| ·蒸腾速率 | 第38-40页 |
| ·水分利用效率 | 第40-41页 |
| ·叶片内部生理因子日变化的季节动态 | 第41-43页 |
| ·胞间CO_2浓度 | 第41页 |
| ·气孔导度 | 第41-43页 |
| ·各光合参数间相关关系分析 | 第43-47页 |
| ·相关关系分析 | 第43-46页 |
|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不同时期不同环境条件下白麻的光合特性 | 第47-61页 |
| ·土壤理化特性 | 第47-48页 |
| ·各气象因素日变化的季节动态 | 第48-50页 |
| ·光合有效辐射 | 第48页 |
| ·气温 | 第48-49页 |
| ·空气相对湿度 | 第49-50页 |
| ·空气CO_2浓度 | 第50页 |
| ·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季节动态 | 第50-52页 |
| ·水分生理因子日变化的季节动态 | 第52-54页 |
| ·蒸腾速率 | 第52-53页 |
| ·水分利用效率 | 第53-54页 |
| ·叶片内部生理因子日变化的季节动态 | 第54-56页 |
| ·胞间CO_2浓度 | 第54-55页 |
| ·气孔导度 | 第55-56页 |
| ·各光合参数间相关关系分析 | 第56-61页 |
| ·相关关系分析 | 第56-59页 |
|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 第59-61页 |
| 第五章 罗布麻和白麻光合—光响应特征分析 | 第61-86页 |
| ·光合—光响应模型介绍 | 第61-62页 |
| ·罗布麻光合参数光响应研究 | 第62-74页 |
| ·罗布麻净光合速率对光的响应 | 第62-69页 |
| ·罗布麻气孔导度对光的响应 | 第69-71页 |
| ·罗布麻水分生理特征对光的响应 | 第71-74页 |
| ·白麻光合参数光响应研究 | 第74-86页 |
| ·白麻净光合速率对光的响应 | 第74-80页 |
| ·白麻气孔导度对光的响应 | 第80-82页 |
| ·白麻水分生理特征对光的响应 | 第82-86页 |
| 第六章 罗布麻和白麻光合—CO_2响应特征分析 | 第86-95页 |
| ·光合—CO_2响应模型介绍 | 第86-87页 |
| ·罗布麻光合参数对胞间CO_2浓度的响应研究 | 第87-90页 |
| ·罗布麻净光合速率对CO_2的响应 | 第87-89页 |
| ·罗布麻气孔导度对CO_2的响应 | 第89-90页 |
| ·白麻麻光合参数对胞间CO_2浓度的响应研究 | 第90-95页 |
| ·白麻净光合速率对CO_2的响应 | 第90-93页 |
| ·白麻气孔导度对CO_2的响应 | 第93-95页 |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第95-104页 |
| ·罗布麻和白麻各光合参数日变化的比较 | 第95-97页 |
| ·罗布麻和白麻净光合速率比较 | 第95-96页 |
| ·罗布麻和白麻水分生理特征比较 | 第96-97页 |
| ·罗布麻和白麻光合生理特征比较 | 第97页 |
| ·影响罗布麻和白麻光合进程的因子分析 | 第97页 |
| ·罗布麻和白麻对光强的适应性比较 | 第97-101页 |
| ·净光合速率对光强的响应 | 第97-99页 |
| ·气孔导度对光强的响应 | 第99-100页 |
| ·水分生理特征对光强的响应 | 第100-101页 |
| ·罗布麻和白麻对胞间CO_2浓度的适应性比较 | 第101-104页 |
| ·净光合速率对CO_2 的响应 | 第101-102页 |
| ·气孔导度对CO_2 的响应 | 第102-10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4-113页 |
| 致谢 | 第113-115页 |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