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中日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建设的比较研究--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和埼玉医科大学短期大学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一、绪论第9-23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9-11页
 (二) 选题的意义第11-12页
  1. 理论意义第11-12页
  2. 实际意义第12页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9页
  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8页
  2. 国外研究现状第18-19页
 (四) 相关概念界定第19-20页
  1. 专业第19-20页
  2.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第20页
 (五) 研究途径和方法第20-21页
  1. 研究途径第20页
  2. 研究方法第20-21页
 (六) 创新和不足第21-23页
  1. 创新之处第21页
  2. 不足之处第21-23页
二、个案探究——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和琦玉医科大学短期大学护理专业为例第23-41页
 (一) 两所案例学校可比性分析第23-24页
  1. 两所案例学校的排名地位相似第23页
  2. 两所案例学校的入学学生质量类似第23页
  3. 两所案例学校的专业水平相当第23-24页
 (二)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建设的调查过程第24页
 (三)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及其护理专业建设调查结果的分析第24-34页
  1.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概况第24-25页
  2. 对培养目标的定位第25页
  3. 课程设置情况的解析第25-28页
  4. 师资背景的分析第28-31页
  5.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第31-32页
  6. 校企合作情况介绍第32-34页
 (四) 埼玉医科大学短期大学及其专业建设情况第34-41页
  1. 医科大学短期大学概况第34-35页
  2. 对培养目标的定位第35页
  3. 课程设置情况的解析第35-36页
  4. 师资背景的分析第36-38页
  5.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第38-39页
  6. 校企合作情况介绍第39-41页
三、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与琦玉医科大学短期大学护理专业建设的比较第41-53页
 (一) 培养目标的比较第41-42页
 (二) 课程设置情况的比较第42-46页
  1. 通识课程的比较第42-44页
  2. 学科专业课程的比较第44-46页
 (三) 师资力量的比较第46-49页
  1. 教师的学历背景第46-47页
  2. 教师资格制度情况第47-48页
  3. 教师进修制度情况第48-49页
 (四)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比较第49-50页
 (五) 校企合作的比较第50-53页
四、日本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建设的借鉴和思考第53-61页
 (一) 改变教育观念,推动专业建设第53页
 (二) 明确专业定位,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第53-54页
 (三) 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增加实务课程的比重第54-56页
  1. 以护理就业市场供求为取向改革课程内容第54-55页
  2. 完善不同课程种类的比例,增加实务课程的比重,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第55页
  3. 改进教学方式,培养新型护理人才第55-56页
 (四) 多方面引进资源,建立强大的师资队伍第56-57页
  1. 拓宽教师资源引进渠道,扩大兼职教师的数量、授课比例第56页
  2. 改革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促进教师的自觉发展第56-57页
  3. 健全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提升教师队伍质量第57页
 (五) 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针对性训练第57-59页
  1. 降低护士执业资格证书考试门槛,提高就业率第57-58页
  2. 探索合理的评价机制,实行护士职业资格的动态管理第58页
  3. 加强资格考试的针对性训练,增加通过率第58-59页
 (六) 护理专业建设要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第59-61页
  1. 完善法律法规,为校企合作创造政策保障第59页
  2. 合理调整课程安排,适应市场和企业的要求第59页
  3. 寻求有效的互利机制,推动校企合作进程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附录一第65-67页
附录二第67-6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8-69页
致谢第69-71页
附件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氨氮胁迫对虎纹蛙蝌蚪及成体的毒性研究
下一篇:雌激素缺乏对绝经女性破骨细胞合成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