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论文--巷道压力论文

承载层与巷道基本支护之间的关系研究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绪论第11-19页
   ·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第11-12页
     ·论文选题的依据第11-12页
     ·论文选题的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2-17页
     ·国外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国内的研究现状第13-17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7页
   ·论文创新点第17页
   ·技术路线第17-19页
2 单一承载层或基本支护对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第19-57页
   ·概述第19-20页
     ·承载层的描述第19页
     ·基本支护的描述第19-20页
   ·数值模型的建立及岩石参数选择第20-26页
     ·数值模型的建立第21-22页
     ·岩石参数的选择第22-26页
   ·无承载层和支护条件下巷道变形特征及应力分布第26-35页
     ·无承载层和支护条件下巷道围岩的应力分布第26-29页
     ·无承载层和支护条件下巷道围岩的变形第29-32页
     ·无承载层和支护条件下巷道围岩的塑性区第32-35页
   ·单一巷道基本支护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第35-50页
     ·预紧力为 10kN时巷道变形及应力分布第36-40页
     ·预紧力为 30kN时巷道变形及应力分布第40-43页
     ·预紧力为 50kN时巷道变形及应力分布第43-46页
     ·预紧力为 60kN时巷道变形及应力分布第46-50页
   ·单一承载层条件下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第50-54页
     ·单一承载层与无承载层时巷道围岩的应力第51页
     ·单一承载层与无承载时巷道围岩的变形第51-54页
     ·单一承载层和无承载层时巷道围岩的塑性区第54页
   ·本章小结第54-57页
3 承载层相关参数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分析第57-87页
   ·概述第57页
   ·承载层所处岩层层位的分析第57-65页
     ·承载层位于巷道上部时巷道的变形及应力分布第57-60页
     ·承载层位于巷道中部时巷道的变形及应力分布第60-62页
     ·承载层位于巷道下部时巷道的变形及应力分布第62-65页
   ·承载层长度的分析第65-75页
     ·承载层长度为 2.0m时巷道变形及应力分布第65-67页
     ·承载层长度为 4.0m时巷道变形及应力分布第67-69页
     ·承载层长度为 6.0m时巷道变形及应力分布第69-72页
     ·承载层长度为 8.0m时巷道变形及应力分布第72-75页
   ·承载层厚度的分析第75-82页
     ·承载层厚度为 400mm时巷道的变形第75-77页
     ·承载层厚度为 600mm时巷道的变形第77-79页
     ·承载层厚度为 800mm时巷道围岩变形第79-80页
     ·承载层不同厚度时巷道塑性区的变化第80-82页
   ·承载层的强度对巷道稳定性的分析第82-85页
   ·本章小结第85-87页
4 承载层与基本支护共同作用下其间关系的数值模拟分析第87-99页
   ·概述第87页
   ·承载层+基本支护对巷道稳定性的模拟分析第87-92页
   ·承载层与巷道基本支护之间关系的模拟分析第92-97页
   ·本章小结第97-99页
5 承载层与基本支护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第99-109页
   ·概述第99页
   ·支护条件下巷道围岩塑性区半径的计算第99-101页
   ·承载层对围岩强度的影响性实验第101-104页
   ·承载层+基本支护条件下巷道塑性区半径的假设第104-105页
   ·承载层+基本支护条件下巷道塑性区半径的推导第105-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6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109-111页
   ·主要结论第109页
   ·展望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5页
作者简历第115-117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条带式Wongawilli采煤法覆岩与地表沉陷特征研究
下一篇:五阳煤矿7603工作面动压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