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绪论 | 第9-15页 |
| 第一节 问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1-14页 |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第三节 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与难点 | 第14-15页 |
| 一、主要问题 | 第14页 |
| 二、难点 | 第14-15页 |
|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 第15-22页 |
|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15-17页 |
| 一、国内的时代背景 | 第15-16页 |
| 二、国际的时代背景 | 第16-17页 |
|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的理论依据 | 第17-22页 |
| 一、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 | 第17-19页 |
|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文化根基 | 第19-22页 |
| 第二章 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容与方法 | 第22-31页 |
|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容 | 第22-26页 |
|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 | 第22-23页 |
| 二、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教育 | 第23页 |
| 三、无产阶级的阶级观教育 | 第23-24页 |
| 四、共产主义世界观教育 | 第24页 |
| 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 | 第24-25页 |
| 六、群众观点和集体主义观点教育 | 第25页 |
| 七、批判和继承精神的教育 | 第25-26页 |
| 八、自觉纪律教育 | 第26页 |
|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方法 | 第26-31页 |
| 一、实事求是的方法 | 第27页 |
| 二、自我教育的方法 | 第27-28页 |
| 三、言传身教、榜样示范相结合的方法 | 第28页 |
| 四、实践、调研的方法 | 第28-29页 |
| 五、阶级教育的方法 | 第29页 |
| 六、民主讨论的方法 | 第29-30页 |
| 七、帮助诱导的方法 | 第30页 |
| 八、宣传教育的方法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意义及启示 | 第31-46页 |
|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 | 第31-34页 |
| 一、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理论意义 | 第31-32页 |
| 二、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践意义 | 第32-34页 |
|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价值启示 | 第34-46页 |
| 一、重视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 | 第34-36页 |
| 二、关注国计民生,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中群众的主体性地位 | 第36-37页 |
| 三、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建设 | 第37-38页 |
| 四、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素质 | 第38-40页 |
| 五、借鉴先进经验,进行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改革创新 | 第40-46页 |
| 结语 | 第46-47页 |
| 注释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