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应用漏洞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7-18页 |
第二章 Web应用漏洞检测系统框架 | 第18-29页 |
·Web应用漏洞检测系统框架设计 | 第18-19页 |
·入口探测 | 第19-20页 |
·跨站脚本漏洞 | 第20-25页 |
·跨站脚本漏洞的定义 | 第20-21页 |
·跨站脚本漏洞的产生原理 | 第21-22页 |
·跨站脚本漏洞的类型 | 第22-25页 |
·跨站脚本漏洞的危害 | 第25页 |
·SQL注入漏洞 | 第25-28页 |
·SQL注入漏洞的定义 | 第25页 |
·SQL注入漏洞的产生原理 | 第25-27页 |
·SQL注入漏洞的危害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基于动态执行的Web应用入口探测技术 | 第29-40页 |
·入口探测流程设计 | 第29-31页 |
·网络爬虫工作原理 | 第29-30页 |
·入口探测工作流程 | 第30-31页 |
·基于Web Kit和lxml的URL提取算法 | 第31-37页 |
·静态HTML语法分析的缺陷 | 第31-33页 |
·URL提取算法流程 | 第33-37页 |
·Web应用入口探测测试 | 第37-39页 |
·探测功能测试 | 第37页 |
·探测效果测试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基于浏览器引擎的跨站脚本漏洞检测技术 | 第40-54页 |
·跨站脚本漏洞检测思路 | 第40-43页 |
·反射型跨站脚本漏洞检测思路 | 第40-42页 |
·存储型跨站脚本漏洞检测思路 | 第42页 |
·基于浏览器引擎的跨站脚本漏洞检测思想 | 第42-43页 |
·基于浏览器引擎的反射型XSS检测算法 | 第43-46页 |
·反射型XSS测试用例设计 | 第43-45页 |
·检测算法流程 | 第45-46页 |
·基于浏览器引擎的存储型XSS检测算法 | 第46-48页 |
·存储型XSS测试用例设计 | 第46-47页 |
·检测算法流程 | 第47-48页 |
·跨站脚本漏洞检测模块设计 | 第48-49页 |
·跨站脚本漏洞检测模块测试 | 第49-53页 |
·跨站脚本漏洞检测模块检测功能测试 | 第49-51页 |
·跨站脚本漏洞检测模块检测效果测试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基于系统表重查询的SQL盲注入检测技术 | 第54-64页 |
·SQL注入漏洞检测研究现状 | 第54-55页 |
·检测流程设计 | 第55-61页 |
·系统表重查询 | 第56-57页 |
·重查询延时效果 | 第57-59页 |
·测试用例设计 | 第59-60页 |
·检测流程 | 第60-61页 |
·SQL注入漏洞检测模块设计 | 第61-62页 |
·SQL注入漏洞检测模块测试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多层次Web应用漏洞检测系统探讨 | 第64-73页 |
·单一Web应用漏洞自动化检测技术的局限性 | 第64-65页 |
·多层次Web应用漏洞检测系统 | 第65-72页 |
·一种多层次Web应用漏洞检测系统原型 | 第65-67页 |
·基于SGM和VDC的SQL注入漏洞形式化建模 | 第67-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3页 |
·未来研究方向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