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生长性状遗传参数估算及与微卫星标记的相关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8页 |
| ·前言 | 第10-12页 |
| ·大黄鱼简介 | 第10页 |
| ·大黄鱼的生物学特征 | 第10页 |
| ·大黄鱼人工育苗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大黄鱼养殖现状 | 第11页 |
| ·大黄鱼遗传改良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遗传参数估算研究概述 | 第12-14页 |
| ·数量性状概述 | 第12页 |
| ·遗传参数的估算方法 | 第12-13页 |
| ·遗传参数估算在水产动物育种中的应用概况 | 第13页 |
| ·大黄鱼遗传参数估算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 ·微卫星标记 | 第14-17页 |
| ·微卫星标记简介 | 第14页 |
| ·微卫星在基因组中的分布范围以及丰度 | 第14页 |
| ·微卫星的大小以及多态性 | 第14页 |
| ·微卫星的开发 | 第14-15页 |
| ·微卫星标记在物种间的通用性 | 第15页 |
| ·微卫星引物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15-17页 |
|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 第2章 大黄鱼亲子鉴定及繁殖贡献率分析 | 第18-2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8-24页 |
| ·群体构建策略及取样 | 第18-19页 |
| ·仪器和试剂 | 第19-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 ·统计分析 | 第23-24页 |
| ·结果 | 第24-26页 |
| ·亲子鉴定分析结果 | 第24页 |
| ·不同家系子代数目差异 | 第24-25页 |
| ·有效繁殖群体大小以及亲代与子代的遗传多样性 | 第25-26页 |
| ·讨论 | 第26-28页 |
| 第3章 大黄鱼生长相关性状遗传参数的估算 | 第28-3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 ·统计方法 | 第28-2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0页 |
| ·20 月龄大黄鱼基本表型数据统计结果 | 第29页 |
| ·遗传力、遗传相关及表型相关 | 第29-30页 |
| ·讨论 | 第30-32页 |
| 第4章 大黄鱼微卫星标记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 | 第32-42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32-34页 |
|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 ·实验方法 | 第32页 |
| ·微卫星标记、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32-34页 |
| ·统计分析 | 第34-35页 |
| ·结果 | 第35-41页 |
| ·表型值分布 | 第35-36页 |
| ·电泳结果 | 第36-37页 |
| ·微卫星标记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及多重比较 | 第37-38页 |
| ·筛选标记的群体验证 | 第38-40页 |
| ·筛选标记的家系验证 | 第40-41页 |
| ·讨论 | 第41-42页 |
| 第5章 结论与论文创新点 | 第42-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53页 |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