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植物营养、代谢与呼吸论文--光合作用、碳素同化作用论文

锦鸡儿属植物地理替代分布种光合干旱适应与复水恢复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7页
   ·植物光合特性对逐渐干旱的响应第9-12页
     ·植物水势对逐渐干旱的响应第9-10页
     ·植物光合速率对逐渐干旱的响应第10-11页
     ·植物气孔对逐渐干旱的响应第11-12页
     ·植物蒸腾速率对逐渐干旱的响应第12页
   ·干旱胁迫复水之后植物光合特性的恢复第12-14页
     ·干旱胁迫复水之后植物水势的恢复第12-13页
     ·干旱胁迫复水之后植物光合速率的恢复第13-14页
     ·干旱胁迫复水之后植物气孔导度的恢复第14页
   ·植物的干旱适应策略第14-15页
   ·本论文研究的科学问题第15-17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7-20页
   ·实验材料第17页
   ·实验设计第17-18页
     ·逐渐干旱实验第17页
     ·复水实验第17-18页
     ·日变化实验第18页
   ·测定指标与方法第18页
     ·光合参数的测定第18页
     ·叶水势的测定第18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18-20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第20-31页
   ·逐渐干旱实验第20-23页
     ·植物光合速率对逐渐干旱的响应第20-21页
     ·植物气孔导度对逐渐干旱的响应第21-22页
     ·植物蒸腾速率对逐渐干旱的响应第22-23页
   ·复水实验第23-27页
     ·干旱胁迫复水后植物水势的恢复第23-24页
     ·干旱胁迫复水后植物光合速率的恢复第24-25页
     ·干旱胁迫复水后植物气孔导度的恢复第25-27页
   ·日变化实验第27-31页
     ·环境因素日变化第27-28页
     ·锦鸡儿属植物光合特性日变化第28-31页
第四章 讨论第31-36页
   ·锦鸡儿属植物光合特性对逐渐干旱的响应第31-32页
   ·干旱胁迫复水之后锦鸡儿属植物光合特性的恢复第32-34页
   ·锦鸡儿属植物光合特性日变化第34-36页
主要结论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982-2013年江河源区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研究
下一篇:珠芽蓼单宁含量和结构特征以及珠芽蓼单宁-15N标记蛋白质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