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立碗藓GPX基因家族的功能分化与催化特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18页 |
·植物体内的活性氧 | 第11页 |
·活性氧的清除机制 | 第11-12页 |
·植物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 第12-17页 |
·植物GPX的发现和研究历史 | 第12-13页 |
·植物GPX的结构 | 第13-14页 |
·植物GPX蛋白的催化特性 | 第14-16页 |
·植物GPX的功能 | 第16-17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34页 |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基因的鉴定 | 第18页 |
·系统发生分析 | 第18页 |
·蛋白结构模拟 | 第18-19页 |
·基因克隆 | 第19-24页 |
·RNA的提取及cDNA的合成 | 第19-21页 |
·引物设计 | 第21-23页 |
·PCR扩增 | 第23页 |
·PCR产物回收 | 第23-24页 |
·载体构建 | 第24-26页 |
·酶切 | 第24页 |
·连接 | 第24-25页 |
·转化 | 第25页 |
·菌落PCR检测及测序 | 第25-26页 |
·质粒提取 | 第26-27页 |
·原生质体制备、转化及荧光信号检测 | 第27-28页 |
·原生质体制备 | 第27-28页 |
·目的基因转化 | 第28页 |
·荧光信号检测 | 第28页 |
·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 | 第28-30页 |
·目的蛋白诱导表达 | 第28页 |
·重组蛋白的收集纯化 | 第28-30页 |
·蛋白的电泳检测 | 第30页 |
·酶学性质测定 | 第30-33页 |
·所需试剂的配置方法 | 第31页 |
·活性测定步骤 | 第31-33页 |
·蛋白动力学测定 | 第33页 |
·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 | 第33-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50页 |
·小立碗藓GPX基因家族的鉴定和序列分析 | 第34-35页 |
·小立碗藓GPX基因家族的挖掘和分子特性 | 第34-35页 |
·蛋白质保守结构域分析 | 第35页 |
·小立碗藓GPX家族序列比对与系统发生关系分析 | 第35-39页 |
·多序列比对分析 | 第35-38页 |
·系统发生关系分析 | 第38-39页 |
·小立碗藓GPX基因的克隆 | 第39-42页 |
·小立碗藓总RNA的提取 | 第39-40页 |
·目的基因的扩增 | 第40-41页 |
·克隆载体的构建与序列鉴定 | 第41-42页 |
·小立碗藓GPX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42-43页 |
·小立碗藓GPX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43-44页 |
·蛋白质三维结构模拟 | 第44-45页 |
·蛋白表达纯化与酶学性质测定 | 第45-48页 |
·表达载体构建 | 第45-47页 |
·蛋白表达纯化 | 第47页 |
·蛋白酶学性质测定 | 第47-48页 |
·动力学常数分析 | 第48页 |
·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 | 第48-50页 |
4. 讨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个人简介 | 第55-56页 |
导师简介 | 第56-58页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