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社会控制思想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 1 绪论 | 第8-17页 |
| ·问题的提出与相关说明 | 第8-9页 |
| ·研究现状概述 | 第9-15页 |
|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2 苏洵生平及生活的社会历史背景 | 第17-22页 |
| ·苏洵生平 | 第17-19页 |
| ·苏洵生活的社会历史背景 | 第19-22页 |
| 3 苏洵社会控制思想的哲学前提 | 第22-32页 |
| ·“我有是道,物各得之”的本体论 | 第22-26页 |
| ·“非有善恶之别”的性情论 | 第26-29页 |
| ·“义利相合”的义利观 | 第29-32页 |
| 4“致至治”的社会控制目标 | 第32-40页 |
| ·“赖乎皇极”的社会控制前提 | 第32-35页 |
| ·“威义并举”的社会控制方式 | 第35-37页 |
| ·“兵农合一”的社会控制保障 | 第37-40页 |
| 5“有经、有权、有机”的吏治控制 | 第40-52页 |
| ·“以信御贤将,以智御才将”的御将之法 | 第40-43页 |
| ·“待之以礼,重之以责”的任相之术 | 第43-46页 |
| ·“无择于势,贤则用之”的选官之策 | 第46-52页 |
| 6 以“礼为明,易为幽”的民众控制 | 第52-56页 |
| ·“礼为之明”的社会规范控制 | 第52-54页 |
| ·“以易为幽”的神秘化控制 | 第54-56页 |
| 结语 | 第56-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