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我国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分布与来源的初步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35页
 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2. PM2.5的环境影响第14-17页
   ·气候影响第14页
   ·能见度影响第14-15页
   ·健康影响第15-17页
 3. SOA的重要性第17-19页
 4. SOA的前体物来源第19-21页
   ·自然源第19-20页
   ·人为源第20-21页
 5. SOA的反应过程第21-25页
   ·均相反应第21-22页
   ·非均相反应第22-24页
   ·SOA的老化第24-25页
 6. SOC的估算方法第25-34页
   ·基于观测数据的估算法第26-29页
   ·基于排放清单的数值模拟法第29页
   ·各估算方法的优缺点第29-34页
 7. 论文工作量及创新点第34-35页
第二章 夏季中国SOA的空间分布第35-59页
 1. 中国SOA的研究现状第35-37页
 2. 采样点介绍第37-38页
 3. 实验准备以及样品处理第38-41页
 4. SOA示踪物的组成和空间分布第41-52页
   ·异戊二烯SOA示踪物第47-49页
   ·萜烯SOA示踪物第49-51页
   ·苯系物SOA示踪物第51-52页
 5. 示踪物法估算不同来源SOA的量第52-55页
 6. 观测结果与模型结果的比较第55-56页
 7. 结论第56-59页
第三章 青藏高原地区SOA的季节变化第59-85页
 1. 青藏高原对区域和全球气候的影响第59-62页
 2. 高原地区气溶胶的来源和组成第62-68页
 3. 后向轨迹第68页
 4. 实验准备及样品处理第68-71页
 5. SOA示踪物的季节变化规律第71-80页
   ·异戊二烯SOA示踪物第72-77页
   ·萜烯SOA示踪物第77-78页
   ·苯系物SOA示踪物第78-80页
 6. 示踪物法估算SOA的量第80-82页
 7. 结论第82-85页
第四章 结论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7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北延边地区显生宙地壳增生和改造过程的Nd-Hf-O同位素制约
下一篇:10块新疆哈密沙漠陨石的岩石矿物学特征和类型划分及该地区陨石富集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