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内容与结构框架安排 | 第14-18页 |
一、论文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二、论文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三、论文技术框架安排 | 第17-18页 |
第四节 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9-30页 |
第一节 技术创新理论 | 第19-24页 |
一、技术创新的概念和内涵 | 第19页 |
二、技术创新动力模型 | 第19-21页 |
三、技术创新战略与模式 | 第21-24页 |
第二节 技术创新能力概述 | 第24-26页 |
一、概念 | 第24页 |
二、特征 | 第24-25页 |
三、构成要素 | 第25-26页 |
第三节 效率理论与效率评价概述 | 第26-29页 |
一、效率理论 | 第26-27页 |
二、效率评价方法概述 | 第27-28页 |
三、技术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的关系 | 第28-29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云南省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现状 | 第30-35页 |
第一节 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特点 | 第30-31页 |
第二节 云南省医药制造业发展状况 | 第31-32页 |
第三节 云南省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现状 | 第32-34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云南省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实证分析 | 第35-51页 |
第一节 云南省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构建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36-37页 |
第三节 评价方法与步骤 | 第37-39页 |
一、评价方法选择 | 第37-38页 |
二、因子分析法评价的基本步骤 | 第38-39页 |
第四节 云南省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实证分析 | 第39-49页 |
一、原始数据检验 | 第39-41页 |
二、因子提取 | 第41-45页 |
三、因子评价结果及解释 | 第45-49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云南省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实证分析 | 第51-60页 |
第一节 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 | 第51-52页 |
第二节 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方法 | 第52-53页 |
第三节 技术创新效率静态评价 | 第53-55页 |
一、技术创新静态评价结果 | 第53-55页 |
二、静态效率评价 | 第55页 |
第四节 技术创新效率动态评价 | 第55-59页 |
一、Ma Imquist指数方法 | 第55-56页 |
二、动态评价分析 | 第56-57页 |
三、动态效率评价结果 | 第57-59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云南省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创新效率综合评价与提升对策 | 第60-66页 |
第一节 云南省技术创新能力及创新效率综合评价 | 第60-62页 |
第二节 提升云南省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的对策 | 第62-64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6-69页 |
第一节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第66-67页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第67-69页 |
一、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67-68页 |
二、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