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国际贸易论文--国际贸易组织与会议论文

多哈回合农业议题谈判与中国对策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28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4-17页
     ·研究背景第14-15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17页
   ·研究内容第17-19页
     ·研究分析思路与框架第17-18页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第18-19页
   ·研究基础第19-28页
     ·文献综述第19-25页
     ·本人的研究经历与成果第25-28页
第二章 农业经济作用与世界农业状况第28-63页
   ·农业经济的重要性第28-30页
     ·农业经济的地位第28-29页
     ·农业经济的作用第29页
     ·农业贸易自由化的作用第29-30页
   ·世界农产品贸易状况第30-34页
     ·世界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第30-32页
     ·世界农产品进口贸易结构第32-34页
   ·世界农业扭曲状况第34-58页
     ·NRA 和 CTE 的由来第35-36页
     ·TRI 和 WRI 的由来第36-37页
     ·利用 NRA 和 CTE 分析世界农业扭曲程度第37-49页
     ·利用 TRI 和 WRI 分析世界农业扭曲程度第49-58页
   ·世界主要农业国家及集团的农业政策第58-63页
     ·美国农业政策第58-60页
     ·欧盟农业政策第60-61页
     ·日本农业政策第61-62页
     ·印度农业政策第62-63页
第三章 农业多边谈判历程及主要内容第63-78页
   ·GATT 农业谈判历程第63-64页
   ·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第64-65页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启动与进展第65-71页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启动的基础第65页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内在动因第65-66页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具体阶段第66-71页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模式草案的内容第71-78页
     ·国内支持第71-73页
     ·市场准入第73-76页
     ·出口竞争第76-77页
     ·其他议题第77-78页
第四章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具体情况第78-104页
   ·国内支持第78-81页
     ·主要世贸组织成员的农业协议履行情况分析第78-80页
     ·主要世贸组织成员的立场第80-81页
   ·市场准入第81-93页
     ·关税第81-84页
     ·关税配额第84-90页
     ·特殊保障机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第90-93页
   ·出口竞争第93-102页
     ·乌拉圭回合以来出口竞争规则的执行现状第93-102页
     ·主要世贸组织成员的立场第102页
   ·其他议题——棉花议题第102-104页
第五章 多哈农业谈判对主要世贸成员的影响分析第104-127页
   ·GTAP 模型概述第104-107页
     ·GTAP 模型简介第104-105页
     ·GTAP 模型假设第105-106页
     ·GTAP 模型的数据库第106-107页
     ·GTAP 模型与软件第107页
   ·模型地区分组、产品分组与模拟方案第107-110页
     ·模型地区分组及产品分组第107-108页
     ·模型模拟方案第108-110页
   ·模拟结果分析第110-127页
     ·2008 年模式草案第110-114页
     ·欧盟提案第114-117页
     ·G20 提案第117-120页
     ·美国提案第120-123页
     ·经济增长以及福利影响第123-125页
     ·结论第125-127页
第六章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前景预测第127-131页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主要分歧第127-129页
   ·对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总体展望第129-131页
第七章 我国的应对策略第131-162页
   ·我国农业的总体状况第131-154页
     ·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历程第131-134页
     ·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第134-138页
     ·我国农业扭曲状况分析第138-145页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农业承诺与实施情况第145-151页
     ·入世后我国农业政策的主要变化第151-152页
     ·入世后我国对发展中国家农业方面的帮助第152-153页
     ·新框架对我国的影响第153-154页
   ·我国的谈判策略分析第154-157页
     ·我国的谈判目标第154页
     ·我国的核心关注第154-155页
     ·我国的谈判立场第155-157页
     ·我国参与新一轮谈判的总体策略第157页
   ·我国农业政策的具体调整策略第157-162页
     ·构建农业国内支持政策体系,提高农业竞争力第157-160页
     ·制定市场准入政策,保护国内农产品生产第160页
     ·调整农产品出口政策,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第160-162页
第八章 本文创新、不足与进一步研究方向第162-164页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62页
   ·本文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方向第162-164页
致谢第164-165页
参考文献第165-173页
附录 A第173-174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74页

论文共1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发展中国家贸易开放与生产率研究--从宏观视角到微观视角
下一篇:基于修正层次分析法的我国石油贸易风险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