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信息物理系统车载节点通信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CPS 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交通领域的 CPS 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WAVE 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15-18页 |
2 交通信息物理系统(TCPS) | 第18-24页 |
·TCPS 体系结构 | 第18-19页 |
·TCPS 体系各层次阐述 | 第19-20页 |
·物理层 | 第19页 |
·融合层 | 第19-20页 |
·信息层 | 第20页 |
·应用层 | 第20页 |
·TCPS 的特点 | 第20-22页 |
·紧密融合 | 第21页 |
·广泛感知 | 第21页 |
·高度自治 | 第21-22页 |
·统筹协调 | 第22页 |
·安全可靠 | 第22页 |
·高效服务 | 第22页 |
·TCPS 的关键技术 | 第22-23页 |
·海量信息处理技术 | 第22-23页 |
·动态网络技术 | 第23页 |
·全局优化与局部控制协调技术 | 第23页 |
·异构网络连接技术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WAVE 协议栈介绍 | 第24-34页 |
·概述 | 第24-25页 |
·IEEE 802.11p 介绍 | 第25-29页 |
·IEEE 802.11 协议 | 第25-28页 |
·IEEE 802.11p 新特性 | 第28-29页 |
·IEEE 1609.4/1609.3 介绍 | 第29-32页 |
·IEEE 1609 协议栈 | 第29-30页 |
·IEEE 1609.4 协议 | 第30-31页 |
·IEEE 1609.3 协议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4 WAVE 短消息协议设计与实现 | 第34-48页 |
·WIBSS 中 WSM 的实现过程 | 第34-41页 |
·WSM 发送请求 | 第35页 |
·WME 响应 WSM 请求 | 第35-36页 |
·WSM 传输的多信道操作 | 第36-38页 |
·WSM 数据发出 | 第38-40页 |
·接收 WSM 数据信息 | 第40-41页 |
·停止发送 WSM 数据信息 | 第41页 |
·WBSS 中 WSM 的实现过程 | 第41-44页 |
·WBSS 建立实现 | 第42-43页 |
·WBSS 数据传输 | 第43-44页 |
·实现 RSU 与 OBU 之间通信 | 第44-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车车间通信的路由算法设计与实现 | 第48-60页 |
·算法引入 | 第48-49页 |
·算法思想 | 第49-54页 |
·路由建立 | 第49页 |
·NHV 选择 | 第49-52页 |
·与 NHV 通信 | 第52-53页 |
·路由维护 | 第53-54页 |
·算法的实现 | 第54-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6 仿真与分析 | 第60-70页 |
·NCTUns-6.0 介绍 | 第60-61页 |
·OBU 与 OBU 通信仿真与分析 | 第61-67页 |
·OBU 与 OBU 通信仿真条件 | 第61-65页 |
·OBU 与 OBU 通信性能分析 | 第65-67页 |
·OBU 与 RSU 通信仿真与分析 | 第67-69页 |
·OBU 与 RSU 通信仿真条件 | 第67页 |
·OBU 与 RSU 通信性能分析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7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70-72页 |
·全文总结 | 第70页 |
·展望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