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针叶树类论文--杉木论文

江西大岗山不同密度杉木林对降雨再分配的比较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绪论第10-18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8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6页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6-17页
     ·研究内容第17-18页
2 研究地区概况及研究方法第18-23页
   ·研究地区概况第18-21页
     ·地理位置第18页
     ·地质地貌第18-19页
     ·土壤第19-20页
     ·气候第20页
     ·水文第20页
     ·植被第20-21页
   ·研究方法第21-23页
     ·样地设置第21页
     ·数据采集第21-2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3-37页
   ·林外大气降雨的基本特征第23-24页
     ·大气降雨的特征第23页
     ·大气降雨的雨量级分布特征第23-24页
     ·观测期林外大气降雨的月份雨量级分布特征第24页
   ·不同密度杉木林穿透雨特征第24-28页
     ·不同密度杉木林穿透雨量基本特征比较第24-25页
     ·不同密度杉木林穿透雨雨量分布特征第25-26页
     ·不同密度杉木林穿透雨量与降雨量动态变化关系第26-28页
     ·不同密度杉木林穿透雨与降雨强度动态变化关系第28页
   ·不同密度杉木林树干径流特征第28-31页
     ·不同密度杉木林树干径流量雨量分布特征第28-29页
     ·不同密度杉木林树干径流与降雨量动态变化关系第29-31页
     ·不同密度杉木林树干径流与降雨强度动态变化关系第31页
   ·不同密度杉木林林冠截留特征第31-35页
     ·不同密度杉木林林冠截留与降雨量动态变化关系第31-33页
     ·不同密度杉木林林冠截留与降雨强度动态变化关系第33-34页
     ·不同密度杉木林林冠截留与降雨历时动态变化关系第34-35页
   ·不同密度杉木林林冠截留与气象因素动态变化关系第35-37页
结论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3页
附录第43-4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红松与落叶松人工林碳密度及其分配
下一篇:间伐强度对长白山西坡红松过伐林土壤碳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