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引言 | 第9页 |
·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森林生态系统含碳率 | 第10-11页 |
·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 | 第11-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2 研究地区与方法 | 第14-18页 |
·研究地概况 | 第14页 |
·研究地区 | 第14页 |
·研究树种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8页 |
·样地设置 | 第14-16页 |
·森林生态系统含碳率和碳密度测定 | 第16-17页 |
·数据处理 | 第17-18页 |
3 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红松与落叶松人工林含碳率 | 第18-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8-21页 |
·不同地区红松人工林 | 第18-19页 |
·不同地区落叶松人工林 | 第19-21页 |
·讨论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24页 |
4 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红松与落叶松人工林碳密度及其分配 | 第24-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32页 |
·不同地区红松人工林 | 第24-28页 |
·不同地区落叶松人工林 | 第28-32页 |
·讨论 | 第32-35页 |
·不同地区红松与落叶松人工林碳密度 | 第32-34页 |
·不同地区对红松与落叶松人工林碳密度及分配的影响 | 第34页 |
·不同地区各林分因子对红松与落叶松人工林碳密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5 结论及展望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6页 |
·展望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