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复核程序的诉讼化建构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死刑复核程序诉讼化的基本理论和价值 | 第11-22页 |
·死刑复核程序诉讼化的概念 | 第11-13页 |
·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 | 第11-12页 |
·死刑复核程序诉讼化的概念 | 第12-13页 |
·死刑复核程序诉讼化的基本理论 | 第13-17页 |
·程序正义 | 第13-15页 |
·人权保障 | 第15-17页 |
·死刑复核程序诉讼化的价值 | 第17-20页 |
·公正和效率 | 第17-18页 |
·自由和秩序 | 第18-20页 |
·死刑复核程序诉讼化建构的价值选择 | 第20-22页 |
2 死刑案件诉讼程序立法的域外考察 | 第22-27页 |
·国际公约中的相关规定 | 第22-23页 |
·英美法系主要国家的死刑案件程序 | 第23-25页 |
·起诉、定罪及量刑的程序规定 | 第23页 |
·救济及执行的程序规定 | 第23-25页 |
·大陆法系主要国家的死刑案件程序 | 第25-26页 |
·境外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给我们的启示 | 第26-27页 |
3 我国死刑复核程序存在的问题 | 第27-32页 |
·死刑复核程序诉讼化的立法不足 | 第27-28页 |
·现行死刑复核程序正当性的缺失 | 第28-29页 |
·现行死刑复核程序具有明显的行政化色彩 | 第29-30页 |
·公诉机关参与死刑复核程序的程度有限 | 第30-31页 |
·死刑复核程序中没有审理时限的明确规定 | 第31-32页 |
4 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诉讼化的立法设想 | 第32-40页 |
·充实死刑复核程序内容保障程序正当性 | 第32页 |
·死刑复核的主体必须保持中立性及特定性 | 第32-33页 |
·死刑复核程序的审理模式设计 | 第33-37页 |
·死刑复核启动方式的完善 | 第33-34页 |
·控辩双方参与的诉讼构造 | 第34-36页 |
·死刑复核审理方式的完善 | 第36-37页 |
·死刑复核程序中的审理期限 | 第37页 |
·加强死刑复核程序中的法律监督 | 第37-40页 |
5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