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岩体渗流特性与水幕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 作者简介 | 第1-8页 |
| 摘要 | 第8-11页 |
| ABSTRACT | 第11-1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7页 |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8-24页 |
| ·地下水封洞库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 ·岩体渗流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 ·岩体结构面网络模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6-27页 |
| 第二章 黄岛洞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 第27-34页 |
| §2.1 地形地貌条件 | 第28页 |
| §2.2 地层岩性条件 | 第28-29页 |
| §2.3 地质构造条件 | 第29-31页 |
| ·区域地质条件 | 第29-30页 |
| ·库址区地质构造条件 | 第30-31页 |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第31-33页 |
| ·气象 | 第31-32页 |
| ·地表水 | 第32页 |
| ·地下水 | 第32-33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岩体结构面网络模拟 | 第34-55页 |
| §3.1 岩体结构面网络模拟基本原理 | 第34-42页 |
| ·岩体结构面测量统计与概率模型 | 第34-35页 |
| ·岩体结构面网络的计算机模拟 | 第35-42页 |
| §3.2 地表结构面统计 | 第42-46页 |
| §3.3 深部岩体结构面统计 | 第46-51页 |
| §3.4 洞库区结构面网络模拟 | 第51-53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四章 洞库区岩体渗流特性分析 | 第55-78页 |
| §4.1 水文试验数据统计分区 | 第55-58页 |
| ·提水及恢复试验 | 第55页 |
| ·注水消散试验 | 第55-56页 |
| ·压水试验 | 第56-57页 |
| ·实验成果分析 | 第57-58页 |
| §4.2 结构面分形维数 | 第58-64页 |
| ·分形简介 | 第58-59页 |
| ·分形维数及其计算方法 | 第59-60页 |
| ·岩体结构面的分形特征 | 第60页 |
| ·岩体结构面分维特征 | 第60-64页 |
| §4.3 渗透张量 | 第64-73页 |
| ·渗透张量理论 | 第64-66页 |
| ·结构面参数确定渗透张量 | 第66-69页 |
| ·渗透张量的修正 | 第69-70页 |
| ·结构面信息维数估算渗透系数 | 第70-73页 |
| §4.4 洞库区岩体渗流特性 | 第73-76页 |
| ·洞库区岩体渗透主值特性 | 第74页 |
| ·洞库区岩体渗透主方向特性 | 第74-76页 |
| ·洞库区岩体渗透各向异性特性 | 第76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 第五章 水幕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 第78-107页 |
| §5.1 洞库水封原理 | 第78-79页 |
| §5.2 Visual-Modflow软件简介 | 第79-80页 |
| §5.3 洞库水封模型建立 | 第80-87页 |
|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建立 | 第80-81页 |
| ·模拟方案和计算参数 | 第81页 |
| ·边界条件 | 第81-82页 |
| ·模型检验与校核 | 第82-87页 |
| §5.4 水幕系统优化 | 第87-105页 |
| ·水幕系统的作用 | 第87-96页 |
| ·水幕孔方位的优化 | 第96-101页 |
| ·水幕孔间距的优化 | 第101-105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7-110页 |
| §6.1 结论 | 第107-109页 |
| §6.2 展望 | 第109-110页 |
| 致谢 | 第110-11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1-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