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生物评价、生态评价论文

巢湖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6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2-13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3-16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6-22页
   ·研究区概况第16-17页
     ·自然地理概况第16页
     ·社会经济条件第16-17页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7-22页
     ·研究内容第17-18页
     ·研究方法第18-21页
       ·主成分分析法(PCA)第18页
       ·层次分析法(AHP)第18-20页
       ·综合指数评价法第20-21页
     ·数据源第21-22页
第三章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第22-51页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原则第22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22-23页
   ·评价单元确定第23-24页
   ·评价模型第24-25页
   ·评价标准第25页
   ·各评价指标含义及计算方法第25-51页
     ·生态系统健康压力指标因子第25-31页
     ·生态系统健康状态指标因子第31-47页
     ·生态系统健康响应指标因子第47-51页
第四章 巢湖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第51-74页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第51-55页
   ·评价指标因子权重确定第55-62页
     ·综合指标权重确定第55-56页
     ·生态系统健康指标综合得分第56-62页
   ·生态系统健康现状分析分析第62-67页
     ·生态系统健康压力现状分析第63页
     ·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现状分析第63-64页
     ·生态系统健康响应现状分析第64-65页
     ·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综合分析第65-67页
   ·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动态分析第67-72页
     ·时间结构特征第67-69页
     ·空间结构特征第69-72页
   ·生态对策和建议第72-74页
     ·合理利用水资源第72页
     ·合理规划和保护土地资源第72页
     ·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减少资源环境的压力和破坏第72-73页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第73页
     ·加强生态环境的恢复、建设与保护第73-74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4-77页
   ·结论第74-75页
   ·展望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致谢第80-81页
附:本人硕士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成熟型煤炭资源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功能、转型与重构--以安徽省淮南市为例
下一篇:芜湖市人居环境质量与居民满意度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