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前言 | 第9-10页 |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第10-11页 |
·关于复合型人才的研究 | 第11-12页 |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 第12-14页 |
·体育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 第14-17页 |
·国外体育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体育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17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17页 |
·专家访谈法 | 第17页 |
·数理统计法 | 第17页 |
·对比分析法 | 第17-18页 |
4 分析与讨论 | 第18-47页 |
·研究概念的界定 | 第18-21页 |
·人才培养模式 | 第18页 |
·培养方案 | 第18-19页 |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概念界定 | 第19页 |
·通才、专才、复合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 | 第19-21页 |
·通才教育培养模式 | 第19-20页 |
·专才教育培养模式 | 第20页 |
·复合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 | 第20页 |
·复合型人才与通才、专才之比较 | 第20-21页 |
·我国体育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体育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第21-41页 |
·培养目标的分析研究 | 第21-31页 |
·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需求 | 第31-32页 |
·培养措施的分析研究 | 第32-41页 |
·课程总学分数比较 | 第33-34页 |
·课堂学分与实践学分的比较 | 第34-36页 |
·课程内容及构成比例分析 | 第36-41页 |
·我国体育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体育管理)培养评价的分析研究—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 | 第41-47页 |
·被访单位的基本情况 | 第41-42页 |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品德因素”重视程度 | 第42-43页 |
·用人单位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体育管理)毕业生“品德因素”的评价 | 第43-47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建议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61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