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写图像并行特征提取方法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4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12-13页 |
·文章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隐写检测和并行计算概述 | 第14-21页 |
·隐写与隐写检测技术 | 第14-17页 |
·隐写技术 | 第14-15页 |
·隐写检测技术 | 第15-17页 |
·并行计算 | 第17-21页 |
·多核CPU | 第18-19页 |
·异构计算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多核CPU平台隐写图像特征的并行提取方法 | 第21-31页 |
·引言 | 第21-22页 |
·相关工作介绍 | 第22-23页 |
·本文的并行方法 | 第23-26页 |
·构造无锁任务队列 | 第24页 |
·改进线程同步带来的开销 | 第24-25页 |
·性能优化 | 第25-26页 |
·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26-30页 |
·实验环境 | 第26-27页 |
·内存分配器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7-28页 |
·本文并行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多核CPU平台SRM特征的并行提取方法 | 第31-43页 |
·引言 | 第31-32页 |
·SRM特征提取算法 | 第32-35页 |
·计算噪声残余 | 第32-34页 |
·量化和截断 | 第34页 |
·计算共生矩阵 | 第34-35页 |
·指令级并行优化方法 | 第35-36页 |
·SRM特征提取算法的并行指令优化 | 第36-39页 |
·消除冗余计算 | 第37-38页 |
·应用SIMD指令打包加速运算 | 第38页 |
·消除随机分支 | 第38-39页 |
·SRM特征提取算法线程级并行 | 第39页 |
·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39-42页 |
·实验建立 | 第39-40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基于GPU平台的SRM特征并行提取方法 | 第43-70页 |
·引言 | 第43-44页 |
·GPU与OpenCL | 第44-48页 |
·AMD GPU架构 | 第44-45页 |
·OpenCL编程框架 | 第45-48页 |
·基于GPU的SRM算法 | 第48-59页 |
·计算噪声残余 | 第49-54页 |
·计算噪声残余的workgroup大小 | 第49-50页 |
·缓存数据到局部内存 | 第50-53页 |
·优化卷积执行 | 第53-54页 |
·计算量化和截断 | 第54页 |
·计算共生矩阵 | 第54-59页 |
·计算共生矩阵的workgroup大小 | 第55页 |
·全局内存访存优化 | 第55-57页 |
·使用原子操作 | 第57页 |
·局部内存访存优化 | 第57-58页 |
·归约 | 第58-59页 |
·选择workgroup数量 | 第59页 |
·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59-69页 |
·实验建立 | 第59-60页 |
·局部共生矩阵数量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60-63页 |
·n4PerWorkItem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63-68页 |
·基于GPU的SRM算法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本文并行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70-7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录 | 第81-85页 |
附录Ⅰ 文中图与表索引 | 第81-83页 |
附录Ⅱ 内存分配器实验主要代码 | 第83-85页 |
个人简历 | 第85-86页 |
在学校期间的研究成果以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