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目录 | 第5-8页 |
摘要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普通烤房及其烘烤工艺演变 | 第9-10页 |
·土烤房的发展 | 第9页 |
·小型烤房的发展和烘烤工艺的多元化 | 第9页 |
·标准烤房与三段式烘烤工艺 | 第9-10页 |
·普通烤房改造的研究与进展 | 第10-12页 |
·国内外密集烤房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国外密集烤房的研究进展 | 第12页 |
·国内密集烤房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密集烤房与普通烤房的对比研究 | 第13-15页 |
·烤房内温湿度环境的比较 | 第14页 |
·烘烤过程中烟叶的变化比较 | 第14页 |
·烤后烟叶经济性状与综合品质比较 | 第14-15页 |
·密集烤房的存在问题 | 第15页 |
·存在烤坏烟现象 | 第15页 |
·烤后烟叶品质降低 | 第15页 |
·烘烤机制不完善 | 第15页 |
·热泵烤房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烟叶烘烤过程中叶内物质的动态变化研究 | 第17-19页 |
·烟叶烘烤过程中水分的动态变化研究 | 第17页 |
·烟叶烘烤过程中质体色素的动态变化研究 | 第17-18页 |
·烟叶烘烤过程中淀粉的动态变化研究 | 第18-19页 |
2 引言 | 第19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9-23页 |
·试验材料与处理设计 | 第19-21页 |
·试验材料 | 第19-20页 |
·实验设计 | 第20页 |
·取样 | 第20-21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1-23页 |
·水分含量的测定 | 第21页 |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 第21页 |
·淀粉含量的测定 | 第21页 |
·烟叶外观特性的测定 | 第21页 |
·烟叶物理特性的测定 | 第21页 |
·常规化学成分的测定 | 第21-22页 |
·香气物质含量的测定 | 第22页 |
·烟叶感官质量评价 | 第22页 |
·烤后烟叶经济形状及烘烤耗能用工成本测定 | 第22-23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3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3-33页 |
·两种烤房烘烤过程中叶内物质的动态变化规律 | 第23-28页 |
·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变化规律 | 第23-25页 |
·两种烤房烘烤过程中总水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23-24页 |
·两种烤房烘烤过程中自由水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24页 |
·两种烤房烘烤过程中束缚水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24-25页 |
·两种烤房烘烤过程中质体色素的变化规律 | 第25-27页 |
·叶绿素 a 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25-26页 |
·叶绿素 b 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26-27页 |
·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27页 |
·两种烤房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27-28页 |
·两种烤房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 | 第28-33页 |
·两种烤房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 | 第28页 |
·两种烤房对烤后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 | 第28页 |
·两种烤房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28-29页 |
·两种烤房对烤后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 第29-31页 |
·两种烤房对烤后烟叶类胡萝卜素类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两种烤房对烤后烟叶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的影响 | 第30页 |
·两种烤房对烤后烟叶苯丙氨酸类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两种烤房对烤后烟叶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 | 第31页 |
·两种烤房对烤后烟叶新植二烯含量的影响 | 第31页 |
·两种烤房对烤后烟感官质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两种烤房对烟叶产量产值的影响 | 第32页 |
·两种烤房烤后烟叶烘烤耗能用工成本对比 | 第32-33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33-38页 |
·两种烤房对烘烤过程中叶内物质动态变化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两种烤房对烘烤过程中水分含量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 | 第33页 |
·两种烤房对烘烤过程中质体色素变化规律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两种烤房对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含量变化的影响 | 第34页 |
·两种烤房对烤后烟叶品质对比的影响 | 第34-38页 |
·两种烤房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两种烤房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35页 |
·两种烤房对烤后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 第35-36页 |
·两种烤房对烤后感官质量的影响 | 第36页 |
·两种烤房对烟叶产量产值的影响 | 第36页 |
·两种烤房烤后烟叶烘烤耗能用工成本对比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5页 |
ABSTRACT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