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友好型村镇建设方法探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7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村镇建设始终是我国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 第10-11页 |
| ·环境友好型村镇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 2 村镇建设基础理论研究 | 第17-34页 |
| ·基础理论范畴 | 第17-21页 |
| ·村镇经济学 | 第17-18页 |
| ·村镇地理学 | 第18-19页 |
| ·村镇社会学 | 第19-20页 |
| ·村镇政治学 | 第20页 |
| ·村镇规划建筑学 | 第20-21页 |
| ·村镇建设实践研究 | 第21-29页 |
| ·英国的村镇建设经验 | 第21-23页 |
| ·美国的村镇建设 | 第23-24页 |
| ·日本的村镇建设 | 第24-25页 |
| ·韩国的新村运动 | 第25-26页 |
| ·德国的村镇建设发展 | 第26-27页 |
| ·巴西的村镇建设 | 第27-28页 |
| ·印度的村镇建设 | 第28-29页 |
| ·村镇建设方法的共性分析 | 第29-32页 |
| ·环境友好型村镇的概念和要素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3 建设环境友好型村镇的调查结果分析 | 第34-49页 |
|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34-44页 |
| ·村镇居民的环境建设意识 | 第34-38页 |
| ·我国村镇环境建设现状 | 第38-42页 |
| ·居民对建设环境友好型村镇的贡献 | 第42-44页 |
| ·调查结论 | 第44-45页 |
| ·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村镇的优势 | 第45-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4 环境友好型村镇建设方法 | 第49-69页 |
| ·环境友好型村镇规划 | 第49-52页 |
| ·规划的基本内容 | 第49-51页 |
| ·落实规划的基本措施 | 第51-52页 |
| ·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发展经济 | 第52-54页 |
| ·现有推动村镇经济发展的主要渠道 | 第52-53页 |
| ·现有村镇经济发展渠道存在的问题 | 第53页 |
| ·多种模式推动经济发展 | 第53-54页 |
| ·优先考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第54-58页 |
| ·基础设施建设应关注的重点问题 | 第54-56页 |
| ·小学建设对村镇环境发展影响实例 | 第56-58页 |
| ·多种方式保证群众参与的有效性 | 第58-64页 |
| ·拓展信息渠道 | 第58-60页 |
| ·完善政府工作评估制度 | 第60-64页 |
| ·充分发挥法律保护作用 | 第64页 |
| ·环境建设要始终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 | 第64-67页 |
| ·发展循环经济 | 第64-65页 |
| ·支持使用绿色能源 | 第65-66页 |
| ·房屋建设满足建筑节能 | 第66页 |
| ·建设自然环境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5 结语及展望 | 第69-71页 |
| ·论文主要结论 | 第69-70页 |
| ·研究展望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附录A | 第76-78页 |
| 附录B | 第78-80页 |
| 附录C | 第80-8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