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法视域下的假发票治理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 我国假发票问题的提出 | 第10-14页 |
(一) 发票基本概述 | 第10-11页 |
(二) 假发票犯罪特点及突出表现 | 第11-13页 |
(三) 假发票典型案例法律分析 | 第13-14页 |
二、 我国假发票产生原因及负面影响 | 第14-19页 |
(一) 我国假发票产生现实因素 | 第14-17页 |
1. 法律制度不够健全 | 第14-15页 |
2. 市场管理不到位 | 第15页 |
3. 税负过重 | 第15-16页 |
4. 买卖双方市场的利益驱动 | 第16页 |
5. 思想根源 | 第16-17页 |
(二) 我国假发票产生的负面影响 | 第17-19页 |
1.滋生和助长了腐败之风 | 第17-18页 |
2. 导致我国诚信体系坍塌 | 第18-19页 |
三、 假发票的使用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危害 | 第19-28页 |
(一) 假发票造成我国税收法律制度的弱化 | 第19-22页 |
1. 凸显我国税收法律的漏洞 | 第19-20页 |
2. “以票控税”制度本身的漏洞 | 第20-21页 |
3. 税收征管制度的不合理 | 第21-22页 |
(二) 假发票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 第22-24页 |
1. 我国市场经济秩序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2. 假发票引发市场经济秩序的不合法 | 第23-24页 |
3. 假发票引发市场秩序的混乱 | 第24页 |
(三) 假发票造成市场主体利益分配不均 | 第24-26页 |
1. 市场规制的含义与原则 | 第24-25页 |
2. 假发票造成市场主体利益格局分配不均衡 | 第25-26页 |
(四) 假发票对市场竞争造成的危害 | 第26-28页 |
1. 不正当竞争的概念及主要表现形式 | 第26页 |
2. 假发票引发不正当竞争 | 第26-28页 |
四、 我国假发票的经济法治理路径 | 第28-37页 |
(一) 健全发票税法规制体系 | 第28-30页 |
1. 加强发票税收立法 | 第28-29页 |
2. 完善税收征管制度 | 第29页 |
3. 完善“以票控税”的税收制度 | 第29-30页 |
(二) 完善发票市场经济秩序 | 第30-32页 |
1. 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制度规范 | 第30-31页 |
2. 进一步加强法律的监督和管理 | 第31页 |
3. 完善相关信用机制 | 第31-32页 |
(三) 完善发票市场相关惩罚机制 | 第32-33页 |
(四)完善发票法律管理制度 | 第33-37页 |
1. 创新发票法律管理方式 | 第33-34页 |
2.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假发票的法律防范意识 | 第34-35页 |
3. 完善发票本身的法律管理制度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后记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