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边缘人的社会关系网络研究--以江西省某食品加工企业为例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1. 导论 | 第9-1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论文框架 | 第12-14页 |
| 2. 文献综述与研究设计 | 第14-26页 |
| ·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 ·主要概念 | 第14-16页 |
| ·家族企业社会关系网络 | 第16-18页 |
| ·企业内部关系网络的几种研究视角 | 第18-21页 |
| ·H企业概括与研究设计 | 第21-26页 |
| ·H企业发展状况与现状 | 第21-22页 |
| ·调研设计 | 第22-23页 |
| ·分析维度与指标设计 | 第23-26页 |
| 3. H企业中双重边缘人社会关系网络现状 | 第26-31页 |
| ·同质性高 | 第26-28页 |
| ·社会资本存量少 | 第28-29页 |
| ·组织信任度低 | 第29-31页 |
| 4. 双重边缘人社会关系网络引发的问题 | 第31-37页 |
| ·隐性知识难以传递 | 第31-32页 |
| ·组织认同度低 | 第32-35页 |
| ·工作满意度低 | 第35-37页 |
| 5. 纠偏的两种路径 | 第37-45页 |
| ·优化制度的三维结构 | 第37-42页 |
| ·规制性要素 | 第37-39页 |
| ·规范性要素 | 第39-40页 |
| ·文化——认知要素 | 第40-42页 |
| ·加强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的良性互动 | 第42-45页 |
| ·信息技术对知识传递的影响 | 第42-43页 |
| ·信息技术对信息传递方式的影响 | 第43页 |
| ·信息技术对交往方式的影响 | 第43-45页 |
|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45-48页 |
| ·研究结论 | 第45-46页 |
| ·研究反思与展望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 附录:问卷调查表 | 第53-55页 |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