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吴起油田吴仓堡东区延长组长6、长9油藏综合评价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前言第7-8页
第一章 区块概况第8-9页
   ·油田概况第8页
   ·勘探与开发简况第8-9页
第二章 地层特征第9-13页
   ·地层对比及划分第9-10页
   ·地层对比原则第10-11页
     ·标志层第10-11页
     ·岩性、电性特征第11页
   ·地层主要岩性特点第11-12页
   ·地层划分对比方法第12-13页
第三章 局部构造特征第13-19页
   ·顶面构造特征第16-18页
   ·微构造特征第18-19页
第四章 沉积相特征第19-26页
   ·区域沉积背景第19页
   ·沉积相分析第19-23页
     ·沉积相类型第19-22页
     ·沉积演化第22-23页
   ·浊积扇形成机制及特征分析第23-26页
     ·浊积扇形成的地质条件第23-24页
     ·浊积扇沉积模式第24页
     ·浊积体的测井曲线特征第24-25页
     ·浊积体与油气储层第25-26页
第五章 储层特征第26-32页
   ·岩石学特征第26页
   ·储层物性特征第26-27页
   ·储层含油性特征第27页
   ·储层电性特征第27-29页
   ·四性关系研究第29-30页
     ·岩性与物性的关系第29页
     ·物性与含油性的关系第29-30页
     ·岩性与电性的关系第30页
   ·储层综合评价第30-32页
第六章 油藏评价第32-34页
第七章 油藏特征及评价第34-46页
   ·油藏类型第34-35页
   ·流体性质第35页
   ·水驱油特征第35-38页
     ·油水相对渗透率第35页
     ·水驱油特征第35-38页
   ·湿润性和敏感性分析第38-46页
     ·储层湿润性第38页
     ·储层敏感性分析第38-46页
第八章 综合评价第46-49页
第九章 储量计算第49-57页
   ·地质储量计算第49-53页
     ·储量计算方法第49页
     ·计算单元划分第49页
     ·储量类别第49页
     ·地质储量计算参数第49-52页
     ·地质储量计算结果第52-53页
   ·最终采收率的确定和可采储量的计算第53-55页
     ·最终采收率的确定第53-55页
     ·可采储量计算结果第55页
   ·储量综合评价第55-57页
结论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樊川区榆咀子区块的储层地质基础及注水运行现状
下一篇:新庄油区长6油层储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