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8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影响插套焊疲劳性能的因素 | 第11-24页 |
·应力集中对插套焊疲劳性能的影响 | 第12-14页 |
·残余应力对插套焊疲劳性能的影响 | 第14-16页 |
·结构和焊缝形貌对插套焊疲劳性能的影响 | 第16-21页 |
·材料对插套焊疲劳断裂性能的影响 | 第21-22页 |
·疲劳强度消减系数 | 第22-24页 |
·插套焊振动疲劳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小支管插套焊面临的问题 | 第26-27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插套焊振动疲劳试验方法研究 | 第28-44页 |
·引言 | 第28页 |
·试验材料与试验装置 | 第28-33页 |
·材料化学成分 | 第28-29页 |
·304L 的力学性能 | 第29-30页 |
·插套焊试样的制备 | 第30-32页 |
·疲劳性能测试装置 | 第32-33页 |
·影响试样固有频率和响应加速度的因素 | 第33-38页 |
·影响试样固有频率的因素 | 第33-35页 |
·影响试样响应加速度的因素 | 第35-38页 |
·插套焊振动疲劳监控系统 | 第38-41页 |
·插套焊应力计算原理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原始设计插套焊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研究 | 第44-70页 |
·引言 | 第44页 |
·插套焊焊接工艺与疲劳测试结果 | 第44-53页 |
·焊接工艺 | 第44-46页 |
·插套焊扫频试验原理与结果 | 第46-48页 |
·插套焊振动疲劳试验结果 | 第48-53页 |
·焊根和焊趾处的参数对插套焊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 | 第53-58页 |
·熔深和径向间距对插套焊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 | 第53-55页 |
·焊脚尺寸和焊趾处的夹角对插套焊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 | 第55-58页 |
·有限元分析 | 第58-68页 |
·插套焊试样的 2D 模型 | 第58-61页 |
·插套焊试样的 3D 模型 | 第61-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四章 插套焊焊接接头振动疲劳延寿方法研究 | 第70-87页 |
·引言 | 第70页 |
·开坡口模型有限元分析 | 第70-77页 |
·坡口对插套焊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 | 第77-86页 |
·开坡口试样的焊接工艺 | 第77-80页 |
·插套焊开坡口试样的扫频试验结果 | 第80-82页 |
·开坡口试样的疲劳试验结果 | 第82-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五章 小支管插套焊残余应力分布 | 第87-112页 |
·引言 | 第87页 |
·数学模型 | 第87-91页 |
·温度场 | 第87-89页 |
·应力场 | 第89-91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91-99页 |
·有限元模型简化 | 第92页 |
·生死单元 | 第92-93页 |
·材料属性 | 第93-95页 |
·双椭球热源 | 第95-98页 |
·3D 有限元模型 | 第98-99页 |
·温度场结果 | 第99-103页 |
·未开坡口模型温度场结果 | 第99-100页 |
·开 5 mm 坡口模型温度场结果 | 第100-103页 |
·应力场结果 | 第103-111页 |
·未开坡口模型应力场结果 | 第104-108页 |
·开坡口模型应力场结果 | 第108-109页 |
·残余应力场分析 | 第109-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3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23-125页 |
致谢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