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500KV桂林变电站简介 | 第10-12页 |
·直流融冰兼SVC装置工程介绍 | 第12-15页 |
·直流融冰兼SVC装置在不同工作方式下的工作原理 | 第12-15页 |
·直流融冰兼SVC装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 第15页 |
·直流融冰兼SVC装置经济运行研究 | 第15-17页 |
·项目研究的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直流融冰兼SVC装置工作原理 | 第19-29页 |
·融冰及补偿工作模式 | 第19-21页 |
·融冰/SVC运行方式转换 | 第21-23页 |
·无功补偿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 第23-27页 |
·TCR型 | 第23-24页 |
·TSC型 | 第24-25页 |
·TCR-TSC混合型 | 第25页 |
·TCR-FC型 | 第25-26页 |
·FC-TCR型SVC与TSC-TCR型SVC的比较 | 第26-27页 |
·桂林变SVC工作原理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电力元件损耗特性理论分析 | 第29-40页 |
·概述 | 第29页 |
·装置元件损耗特性分析 | 第29-40页 |
·换流变理论损耗 | 第29-30页 |
·TCR电抗器支路理论损耗 | 第30页 |
·晶闸管阀组通态损耗 | 第30-31页 |
·晶闸管阀阻尼损耗 | 第31页 |
·晶闸管阀组开通损耗 | 第31-33页 |
·晶闸管阀组关断损耗 | 第33-34页 |
·晶闸管阀组阻态损耗 | 第34页 |
·滤波支路损耗计算模型 | 第34-36页 |
·变压器损耗 | 第36-38页 |
·输电线路损耗 | 第38-40页 |
第四章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0-52页 |
·PSD-BPA概述 | 第40-41页 |
·基于BPA的含SVC的桂林变电站模型 | 第41-44页 |
·桂林变典型运行方式介绍 | 第42页 |
·基于BPA的计算模型 | 第42-44页 |
·基于PSCAD的桂林变电站模型 | 第44-47页 |
·电网仿真元件模型 | 第44-45页 |
·SVC仿真模型 | 第45-47页 |
·仿真功能模块 | 第47-51页 |
·测量和计算模块 | 第47-48页 |
·滤波模块 | 第48页 |
·非线性特征电纳函数 | 第48-49页 |
·TCR电纳的反函数 | 第49页 |
·相角差模块 | 第49页 |
·触发角以及出发脉冲模块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SVC经济运行分析 | 第52-68页 |
·基于PSCAD/EMTDC的SVC损耗分析 | 第52-56页 |
·基于PSD-BPA的SVC经济运行分析 | 第56-67页 |
·SVC装置对输电走廊上局部电网损耗的影响 | 第56-59页 |
·SVC装置对桂林主变损耗的影响 | 第59-60页 |
·SVC装置对桂林站及其相连黎平站和贤令山站电压水平的影响 | 第60-64页 |
·SVC和站内无功装置协调控制 | 第64-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科研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