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尼采与19、20世纪之交的俄罗斯文学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绪论第11-20页
 一、选题的意义第11-12页
 二、研究史概述第12-18页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8-20页
第一章 尼采哲学思想概述第20-49页
 第一节 尼采哲学的形成与发展第20-24页
  一、尼采生平简述第20-22页
  二、尼采哲学思想的发展第22-24页
 第二节 尼采哲学的基本内容第24-45页
  一、悲剧与生命问题第24-26页
  二、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第26-30页
  三、悲剧的诞生与衰落第30-33页
  四、艺术的形而上学意义第33-35页
  五、权力意志第35-37页
  六、人与“超人”第37-40页
  七、重估一切价值第40-43页
  八、永恒轮回第43-45页
 第三节 影响与评价第45-49页
第二章 尼采在俄罗斯的传播与接受第49-74页
 第一节 尼采在俄罗斯的译介和接受第49-55页
  一、尼采在俄罗斯的最初译介第49-53页
  二、尼采哲学在俄罗斯被接受的原因第53-55页
 第二节 尼采在俄罗斯传播的三个阶段第55-74页
  一、第一阶段第56-59页
  二、第二阶段第59-70页
  三、第三阶段第70-74页
第三章 尼采与世纪之交的俄罗斯小说第74-85页
 第一节 阿尔志跋绥夫与尼采第74-77页
  一、阿尔志跋绥夫的《撒宁》第74-75页
  二、《撒宁》与尼采哲学第75-77页
 第二节 安德列耶夫与尼采第77-85页
  一、安德列耶夫笔下的人物第77-81页
  二、安德列耶夫与尼采哲学第81-85页
第四章 尼采与俄国象征主义文学第85-119页
 第一节 梅列日科夫斯基与尼采第85-98页
  一、梅列日科夫斯基接受尼采的前提第85-87页
  二、梅列日科夫斯基的“尼采哲学时期”第87-90页
  三、梅列日科夫斯基的文学活动第90-98页
 第二节 吉皮乌斯的“颓废派圣母”第98-106页
  一、吉皮乌斯的诗歌第98-105页
  二、吉皮乌斯的小说与尼采哲学第105-106页
 第三节 伊万诺夫和别雷:基督—狄俄尼索斯神话第106-119页
  一、伊万诺夫与尼采第106-113页
  二、尼采与别雷的《彼得堡》第113-119页
结语第119-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35页
后记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俄汉交际模式研究
下一篇:中国在东非的跨国企业及经济多样化--以肯尼亚及乌干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