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径变截面预应力连续箱梁桥自振特性测试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连续箱梁桥 | 第12-14页 |
·模态分析方法 | 第14-16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第2章 连续梁桥自振特性的计算方法 | 第19-29页 |
·基于伯努利梁的桥梁自振特性计算方法 | 第19-23页 |
·等截面简支梁的自振特性计算方法 | 第19-21页 |
·等截面连续梁桥的自振特性计算方法 | 第21-23页 |
·基于有限单元法的连续梁桥自振特性分析方法 | 第23-28页 |
·动力平衡方程的形成 | 第24-25页 |
·连续梁自振特性的计算 | 第25-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连续箱梁桥动力荷载试验方法 | 第29-41页 |
·工程概况 | 第29-32页 |
·理论分析模型及计算结果 | 第32-33页 |
·动力荷载试验准备 | 第33-37页 |
·动力荷载试验目的 | 第33-34页 |
·激振方法选择 | 第34-36页 |
·动力测点布置方案 | 第36-37页 |
·动力荷载试验测试仪器 | 第37页 |
·动力荷载试验现场测试 | 第37-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动力荷载试验数据分析 | 第41-50页 |
·引言 | 第41页 |
·桥梁动力参数识别算法 | 第41-47页 |
·随机减量技术 | 第41-42页 |
·改进的 ERA 方法 | 第42-47页 |
·动力参数识别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频率及阻尼比识别结果分析 | 第47页 |
·振型识别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后记和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