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5页 |
·引言 | 第7-11页 |
·纳米碳酸钙性质和改性方法 | 第7-9页 |
·纳米凹凸棒土的性质和改性方法 | 第9-11页 |
·聚丙烯/无机纳米填料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聚丙烯/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聚丙烯/纳米凹凸棒土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聚合物结晶 | 第16-18页 |
·聚合物晶态和非晶态 | 第16-17页 |
·聚合物的结晶形态对高聚物制品性能的影响 | 第17-18页 |
·流动场诱导聚合物结晶 | 第18-24页 |
·流动场诱导聚合物结晶的主要实验方法 | 第18-20页 |
·流动场诱导聚合物结晶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5-30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5页 |
·材料 | 第25页 |
·试剂 | 第25页 |
·样品准备 | 第25-27页 |
·纳米碳酸钙和纳米凹凸棒土的偶联剂处理 | 第25页 |
·等离子体处理纳米碳酸钙和纳米凹凸棒土 | 第25-26页 |
·DPPH 的四氯化碳溶液的配制 | 第26-27页 |
·iPP 原料准备 | 第27页 |
·复合材料样品制备主要设备 | 第27页 |
·复合材料样品制备过程 | 第27-28页 |
·仪器设备与测试 | 第28-30页 |
·流变仪 | 第28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第28-29页 |
·红外光谱(IR)分析 | 第29页 |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29页 |
·表面自由基浓度的测定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聚丙烯/无机纳米材料复合体系的研究 | 第30-53页 |
·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的研究 | 第30-32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0-31页 |
·XPS 分析 | 第31-32页 |
·等离子体处理碳酸钙表面活性 | 第32页 |
·SEM 观察不同方式处理的碳酸钙在聚丙烯中分散情况 | 第32-35页 |
·聚丙烯/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流变性能研究 | 第35-41页 |
·聚丙烯/纳米碳酸钙加工过程中流变分析 | 第35-37页 |
·聚丙烯/纳米碳酸钙流变性能研究 | 第37-41页 |
·纳米凹凸棒土表面改性的研究 | 第41-42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1-42页 |
·XPS 分析 | 第42页 |
·SEM 观察不同方式处理的凹凸棒土在聚丙烯中分散情况 | 第42-45页 |
·聚丙烯/纳米凹凸棒土复合材料流变性能研究 | 第45-50页 |
·聚丙烯/纳米凹凸棒土加工过程中流变分析 | 第45-46页 |
·聚丙烯/纳米凹凸棒土流变性能研究 | 第46-50页 |
·无机纳米粒子形态对聚丙烯流变性能分析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剪切场下 iPP 基复合材料结晶行为的研究 | 第53-73页 |
·纯 iPP 剪切诱导结晶行为的研究 | 第53-57页 |
·剪切速率诱导 iPP 结晶分析 | 第53-55页 |
·温度对 iPP 结晶行为分析 | 第55页 |
·两种表征结晶诱导时间的方法 | 第55-57页 |
·纳米填充 iPP 复合材料剪切诱导结晶分析 | 第57-72页 |
·剪切速率的影响 | 第57-62页 |
·剪切温度的影响 | 第62-66页 |
·纳米粒子分散性对 iPP 结晶行为影响 | 第66-69页 |
·不同形状纳米粒子对 iPP 结晶行为的影响 | 第69-70页 |
·混合填料对 iPP 诱导结晶的影响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