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风险传染的存在性 | 第10-11页 |
·银行风险传染的渠道 | 第11-13页 |
·银行间市场网络 | 第13-15页 |
·银行间市场风险传染的实证研究 | 第15-18页 |
·小结 | 第18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8-19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2 银行间风险传染的相关内容 | 第20-25页 |
·银行间风险传染的界定 | 第20-21页 |
·银行风险的定义和分类 | 第20页 |
·银行间风险传染的定义 | 第20-21页 |
·银行间风险传染效应 | 第21页 |
·我国银行间风险传染的渠道 | 第21-22页 |
·银行间市场的网络结构分析 | 第22-25页 |
3 银行间市场风险传染测度模型 | 第25-32页 |
·引言 | 第25-26页 |
·模型的假设前提 | 第26页 |
·模拟银行间市场交易双方完整信息 | 第26-29页 |
·构建双边风险敞口矩阵 | 第26-27页 |
·求解矩阵中的元素 | 第27-29页 |
·构造风险传染过程 | 第29-32页 |
·风险传导原理 | 第29-30页 |
·传染过程 | 第30-32页 |
4 基于同业拆借和同业存放数据的银行间市场风险传染实证分析 | 第32-46页 |
·数据来源及具体操作过程 | 第32页 |
·传染效应分析 | 第32-44页 |
·风险传染效应的静态分析 | 第33-40页 |
·风险传染效应的动态分析 | 第40-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5 抑制银行间市场风险传染的政策建议 | 第46-49页 |
·事前控制阶段 | 第46-47页 |
·事后修复阶段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A | 第56-62页 |
附录B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