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术语与缩略语表 | 第12-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1页 |
1 MicroRNA(miRNA) | 第17-23页 |
·miRNA的发现 | 第17页 |
·miRNA的合成、特征及其作用机制 | 第17-20页 |
·miRNA的生物合成 | 第17-19页 |
·miRNA的特征 | 第19页 |
·miRNA的作用机制 | 第19-20页 |
·miRNA在环境毒理学中的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miRNA与环境化学物质关系 | 第20页 |
·miRNA与生物内环境稳态的关系 | 第20-21页 |
·miRNA与药物抗性的关系 | 第21页 |
·miRNA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 | 第21-22页 |
·miRNA与生物标记物 | 第22页 |
·miRNA在环境毒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2 miRNA的研究方法 | 第23-28页 |
·miRNA的鉴定方法 | 第23-24页 |
·生物信息学筛选鉴定miRNA | 第23页 |
·实验生物学鉴定miRNA | 第23-24页 |
·miRNA的表达检测 | 第24-25页 |
·基因芯片检测miRNA的表达 | 第24页 |
·Northern杂交检测miRNA的表达 | 第24-25页 |
·qRT-PCR检测miRNA的表达 | 第25页 |
·miRNA的靶基因验证 | 第25-28页 |
·生物信息学预测miRNA靶基因 | 第26-27页 |
·生物学实验验证miRNA靶基因 | 第27-28页 |
3 细胞色素b561d2(cyb561d2) | 第28页 |
·cyb561d2的生物学特征 | 第28页 |
·cyb561d2的生物学功能 | 第28页 |
4 斑马鱼与氟虫腈 | 第28-31页 |
·斑马鱼的特点与优势 | 第29页 |
·氟虫腈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案设计 | 第31-35页 |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1-32页 |
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32-34页 |
3 实验流程图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斑马鱼miR-155靶基因预测与筛选 | 第35-40页 |
1 斑马鱼miR-155靶基因预测方法 | 第35-36页 |
·斑马鱼miR-155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5页 |
·斑马鱼miR-155靶基因预测与筛选 | 第35-36页 |
·靶基因3’-UTR序列分析 | 第36页 |
2 斑马鱼miR-155靶基因预测结果 | 第36-38页 |
·斑马鱼miR-155信息 | 第36页 |
·斑马鱼miR-155靶基因 | 第36页 |
·斑马鱼miR-155与cyb561d2 | 第36-38页 |
3 讨论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斑马鱼miR-155与cyb561d2共表达变化 | 第40-54页 |
1 材料与试剂 | 第40页 |
·实验材料及来源 | 第40页 |
·实验试剂及来源 | 第4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0-47页 |
·斑马鱼氟虫腈暴露处理 | 第40-41页 |
·斑马鱼总RNA提取 | 第41-42页 |
·总RNA完整性检测与定量 | 第42页 |
·反转录(RT)与 qRT-PCR | 第42-45页 |
·引物设计 | 第42-43页 |
·cDNA第一链合成(RT-PCR) | 第43-44页 |
·qRT-PCR | 第44-45页 |
·总蛋白提取与Western Blot(WB) | 第45-47页 |
·总蛋白提取 | 第45页 |
·总蛋白定量 | 第45-46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第46页 |
·Western Blot | 第46-47页 |
3 数据分析 | 第47页 |
4 结果分析 | 第47-53页 |
·斑马鱼总RNA | 第47-48页 |
·氟虫腈处理前后斑马鱼miR-155与cyb561d2 mRNA表达检测 | 第48-51页 |
·蛋白定量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氟虫腈处理前后斑马鱼cyb561d2蛋白表达检测 | 第52-53页 |
5 讨论 | 第53-54页 |
第五章 cyb561d23’-UTR及突变序列克隆和载体构建 | 第54-70页 |
1 材料与试剂 | 第54-55页 |
·实验材料及来源 | 第54-55页 |
·实验试剂及来源 | 第5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5-64页 |
·斑马鱼总RNA提取 | 第55页 |
·总RNA完整性检测与定量 | 第55页 |
·引物设计与反转录(RT) | 第55-57页 |
·引物设计 | 第56-57页 |
·cDNA第一链合成 | 第57页 |
·PCR反应体系及参数 | 第57-60页 |
·S-UTR | 第57页 |
·S-K.O | 第57-59页 |
·S-nearby | 第59页 |
·S-3× | 第59-60页 |
·电泳及凝胶回收 | 第60-61页 |
·产物电泳 | 第60页 |
·产物胶回收 | 第60-61页 |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制备 | 第61页 |
·荧光素酶载体扩增 | 第61-62页 |
·载体转化与扩增 | 第61-62页 |
·载体提取 | 第62页 |
·酶切与纯化 | 第62-63页 |
·载体验证 | 第62页 |
·目的片段与载体双酶切 | 第62-63页 |
·酶切产物纯化 | 第63页 |
·各重组载体构建及验证 | 第63-64页 |
·各重组载体构建 | 第63页 |
·重组载体验证 | 第63-64页 |
3 结果分析 | 第64-69页 |
·斑马鱼总RNA | 第64页 |
·目的片段PCR扩增 | 第64-65页 |
·原始载体验证 | 第65页 |
·重组载体验证 | 第65-69页 |
·PCR与酶切验证 | 第66-68页 |
·测序验证 | 第68-69页 |
4 讨论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斑马鱼miR-155与cyb561d2 mRNA 3'-UTR间的相互作用 | 第70-77页 |
1 材料与试剂 | 第70-71页 |
·实验材料及来源 | 第70页 |
·实验试剂及来源 | 第70-7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71-73页 |
·质粒提取 | 第71页 |
·细胞培养 | 第71页 |
·细胞复苏 | 第71页 |
·细胞传代与培养 | 第71页 |
·转染效率测定 | 第71-72页 |
·细胞共转染 | 第72-73页 |
·细胞裂解与荧光素酶表达检测 | 第73页 |
3 结果分析 | 第73-76页 |
·质粒质量测定 | 第73-74页 |
·293T细胞质粒转染效率 | 第74页 |
·荧光信号值处理 | 第74-76页 |
4 讨论 | 第76-77页 |
第七章 miR-155对cyb561d2 mRNA水平与蛋白水平表达的调控作用 | 第77-86页 |
1 材料与试剂 | 第77页 |
·实验材料及来源 | 第77页 |
·实验试剂及来源 | 第77页 |
2 方法 | 第77-80页 |
·细胞培养 | 第77-78页 |
·细胞复苏 | 第77-78页 |
·细胞传代与培养 | 第78页 |
·ZF4细胞转染mimics效率测定 | 第78页 |
·miRNAmimics转染ZF4细胞 | 第78-79页 |
·ZF4细胞总RNA提取 | 第79页 |
·总RNA完整性检测与定量 | 第79-80页 |
·反转录(RT)与 qRT-PCR | 第80页 |
·总蛋白提取与Western Blot(WB) | 第80页 |
3 数据分析 | 第80页 |
4 结果分析 | 第80-84页 |
·ZF4细胞mimics转染效率 | 第80-81页 |
·斑马鱼总RNA | 第81页 |
·ZF4细胞miR-155的异位表达对cyb561d2 mRNA水平的调控 | 第81-83页 |
·蛋白定量结果分析 | 第83-84页 |
·ZF4细胞miR-155的异位表达对cyb561d2蛋白水平的调控 | 第84页 |
5 讨论 | 第84-86页 |
第八章 斑马鱼miR-155对氟虫腈作用下ZF4细胞增殖影响 | 第86-91页 |
1 材料与试剂 | 第86页 |
·实验材料及来源 | 第86页 |
·实验试剂及来源 | 第86页 |
2 方法 | 第86-88页 |
·细胞培养 | 第86-87页 |
·细胞复苏 | 第86-87页 |
·细胞传代与培养 | 第87页 |
·氟虫腈对斑马鱼胚胎细胞ZF4的急性毒性 | 第87页 |
·miR-155对氟虫腈作用下ZF4细胞增殖影响 | 第87-88页 |
3 结果分析 | 第88-89页 |
·氟虫腈对ZF4细胞的急性毒性 | 第88页 |
·miR-155对氟虫腈作用下ZF4细胞增殖影响 | 第88-89页 |
4 讨论 | 第89-91页 |
结论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8页 |
附录1 其余重要试剂 | 第98-99页 |
附录2 主要试剂配制 | 第99-10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投稿)的论文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