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紫菜生物学特征 | 第11-14页 |
·分类地位及其分布 | 第11页 |
·形态结构与生活史 | 第11-13页 |
·紫菜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 第13-14页 |
·紫菜栽培与育种 | 第14-16页 |
·紫菜栽培概述 | 第14-15页 |
·紫菜种质资源概述与遗传育种 | 第15-16页 |
·分子标记紫菜属海藻育种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微卫星标记及其在紫菜属海藻育种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SRAP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紫菜属海藻育种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光合特性分析在紫菜属海藻中的研究应用 | 第18-21页 |
·紫菜叶绿素、藻胆蛋白概述 | 第18-20页 |
·紫菜属海藻中叶绿素荧光技术的应用研究 | 第20-2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紫菜栽培品系丝状体SSR分子标记分析 | 第23-3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材料来源 | 第24页 |
·SSR引物 | 第24-27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7-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1页 |
·基因组DNA提取及检测 | 第29页 |
·SSR-PCR引物筛选及检测 | 第29-31页 |
·数据统计及分析 | 第31页 |
·实验结果 | 第31-35页 |
·状体基因组DNA提取 | 第31-32页 |
·SSR引物筛选与多态性 | 第32-33页 |
·8个条斑紫菜样品的遗传分析 | 第33-35页 |
·讨论 | 第35-37页 |
第三章 紫菜栽培品系丝状体SRAP分子标记分析 | 第37-4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材料来源 | 第37-38页 |
·SRAP引物 | 第38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8-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0页 |
·基因组DNA提取及检测 | 第39页 |
·SRAP-PCR反应体系及引物筛选 | 第39-40页 |
·数据统计及分析 | 第40页 |
·实验结果 | 第40-47页 |
·紫菜基因组DNA提取 | 第40页 |
·SRAP反应体系及引物筛选 | 第40-42页 |
·SRAP扩增位点数及多态性 | 第42页 |
·遗传多样性指数及聚类分析 | 第42-44页 |
·10份种质材料的SRAP鉴定 | 第44-47页 |
·讨论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条斑紫菜不同品系叶状体光合特性分析 | 第49-6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9-52页 |
·材料来源及处理 | 第49-50页 |
·光合色素的测定 | 第50页 |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第50-51页 |
·光合放氧速率的测定 | 第51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51-52页 |
·实验结果 | 第52-66页 |
·紫菜栽培生长期海区水温变化 | 第52页 |
·不同生长期各品系藻体色素含量 | 第52-53页 |
·不同生长期各品系藻体色素比值 | 第53-59页 |
·不同生长期各品系藻体叶绿素荧光参数 | 第59-64页 |
·不同生长期各品系藻体光合放氧速率变化 | 第64-66页 |
·讨论 | 第66-69页 |
第五章 坛紫菜叶状体营养细胞与生殖细胞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 | 第69-7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9-71页 |
·试验材料 | 第69-70页 |
·实际量子效率的测定 | 第70页 |
·快速光曲线的测定 | 第70页 |
·qP和NPQ的测定 | 第70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70-71页 |
·实验结果 | 第71-73页 |
·营养细胞与生殖细胞实际量子效率差异 | 第71页 |
·营养细胞与生殖细胞快速光曲线比较 | 第71-73页 |
·营养细胞与生殖细胞qP和NPQ比较 | 第73页 |
·讨论 | 第73-75页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创新点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