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1 兰花的生物学特性 | 第13-14页 |
2 多倍体植株的倍性鉴定研究 | 第14-16页 |
·形态学鉴定法 | 第14页 |
·细胞学鉴定法 | 第14-15页 |
·染色体计数法 | 第15页 |
·流式细胞仪分析法 | 第15页 |
·分子水平鉴定 | 第15页 |
·生理生化鉴定 | 第15-16页 |
·其他鉴定方法 | 第16页 |
3 植物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反应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高温胁迫对植物形态伤害的表现 | 第16-17页 |
·高温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7页 |
·高温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 第17-20页 |
·高温胁迫对植物膜系统的影响 | 第17-18页 |
·高温胁迫对渗透调节系统的影响 | 第18-19页 |
·高温胁迫对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 第19-20页 |
4 植物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 | 第20-24页 |
·植物形态变化与低温胁迫 | 第20页 |
·细胞膜系统与低温胁迫 | 第20-21页 |
·光合作用与低温胁迫 | 第21-22页 |
·渗透调节物质与低温胁迫 | 第22-24页 |
·脯氨酸 | 第22-23页 |
·可溶性蛋白质 | 第23页 |
·可溶性糖 | 第23-24页 |
·抗氧化酶系统与低温胁迫 | 第24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25-53页 |
第一章 四倍体杂交兰遗传稳定性分析 | 第25-37页 |
摘要 | 第25-2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29页 |
·形态特征的测定 | 第26页 |
·保卫细胞气孔大小、气孔密度鉴定 | 第26-27页 |
·茎尖染色体鉴定 | 第27页 |
·流式细胞仪分析 | 第27-28页 |
·二倍体和四倍体根状茎增殖速度测定 | 第28页 |
·二倍体和四倍体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28-2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4页 |
·形态学鉴定 | 第29-30页 |
·气孔密度、大小及叶绿素含量鉴定 | 第30-31页 |
·茎尖染色体鉴定 | 第31-32页 |
·流式细胞仪分析 | 第32页 |
·二、四倍体杂交兰根状茎增殖速度比较 | 第32页 |
·二、四倍体杂交兰生理指标比较 | 第32-34页 |
3 讨论 | 第34-37页 |
第二章 高温胁迫对二倍体和四倍体杂交兰相关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 第37-45页 |
摘要 | 第37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7-38页 |
·材料及处理 | 第37-38页 |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38页 |
·数据分析 | 第3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高温胁迫对不同倍性杂交兰幼苗叶片形态特征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高温胁迫对不同倍性杂交兰幼苗叶片MDA和O2·-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MDA含量 | 第39页 |
·O2·-产生速率 | 第39-40页 |
·高温胁迫对不同倍性杂交兰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第40-41页 |
·脯氨酸含量 | 第40页 |
·可溶性糖含量 | 第40页 |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 第40-41页 |
·高温胁迫对不同倍性杂交兰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 第41-42页 |
·SOD活性 | 第41页 |
·POD活性 | 第41页 |
·CAT活性 | 第41-42页 |
3 讨论 | 第42-45页 |
第三章 二倍体和四倍体杂交兰幼苗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 第45-53页 |
摘要 | 第45-4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6页 |
·试验材料 | 第46页 |
·试验方法 | 第46页 |
·数据分析 | 第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50页 |
·低温胁迫对不同倍性杂交兰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46页 |
·低温胁迫对不同倍性杂交兰幼苗叶片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MDA含量的影响 | 第46-49页 |
·脯氨酸含量 | 第46-47页 |
·可溶性糖含量 | 第47页 |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 第47-48页 |
·MDA含量 | 第48-49页 |
·低温胁迫对不同倍性杂交兰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O2·-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49页 |
·叶绿素含量 | 第49页 |
·O2·-释放速率 | 第49页 |
·低温胁迫对不同倍性杂交兰幼苗叶片SOD、POD、CAT活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SOD活性 | 第49-50页 |
·POD活性 | 第50页 |
·CAT活性 | 第50页 |
3 讨论 | 第50-53页 |
·低温胁迫与渗透调节物质、MDA和叶绿素含量的关系 | 第50-51页 |
·低温胁迫与抗氧化酶及超氧根阴离子的关系 | 第51-53页 |
全文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5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