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逸口服液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标准初步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目录 | 第5-8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四种石斛的对比研究 | 第9-21页 |
1 实验材料 | 第9-10页 |
·仪器 | 第9页 |
·试药 | 第9页 |
·试剂 | 第9-10页 |
2 四种石斛薄层色谱对比研究 | 第10-11页 |
·溶液的制备 | 第10页 |
·薄层色谱对比研究 | 第10-11页 |
3 四种石斛多糖类含量的对比研究 | 第11-17页 |
·溶液的制备 | 第12页 |
·苯酚-硫酸法条件考查 | 第12-15页 |
·方法学考查 | 第15-17页 |
·含量测定结果 | 第17页 |
4 四种石斛鞣质含量对比研究 | 第17-20页 |
·溶液的制备 | 第18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18-19页 |
·含量测定结果 | 第19-20页 |
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胃逸口服液的工艺研究 | 第21-3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仪器 | 第21页 |
·试药 | 第21页 |
·试剂 | 第21页 |
2 处方研究 | 第21-23页 |
·处方组成 | 第21页 |
·功能主治 | 第21页 |
·药材的来源 | 第21-23页 |
3 制备工艺研究 | 第23-37页 |
·剂型的选择 | 第23页 |
·工艺设计与工艺路线 | 第23-24页 |
·提取工艺研究 | 第24-29页 |
·浓缩工艺研究 | 第29-30页 |
·除杂工艺研究 | 第30-34页 |
·调配 | 第34-36页 |
·灌装 | 第36页 |
·制备工艺的确定及工艺流程 | 第36-37页 |
第三章 胃逸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 第37-5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仪器 | 第37页 |
·试药 | 第37页 |
·试剂 | 第37页 |
2 原辅料质量标准 | 第37-38页 |
·原料来源及质量标准 | 第37-38页 |
·辅料来源及质量标准 | 第38页 |
3 性状 | 第38页 |
4 检查 | 第38-39页 |
·pH测定 | 第38-39页 |
·相对密度测定 | 第39页 |
·微生物限度检查 | 第39页 |
5 薄层色谱鉴别 | 第39-43页 |
·鼓槌石斛 | 第39-40页 |
·陈皮 | 第40页 |
·山药 | 第40-41页 |
·白及 | 第41-42页 |
·蒲公英 | 第42页 |
·甘草 | 第42-43页 |
6 含量测定 | 第43-51页 |
·毛兰素含量测定 | 第43-47页 |
·橙皮苷含量测定 | 第47-51页 |
7 中试 | 第51-52页 |
8 胃逸口服液的质量标准草案 | 第52-56页 |
第四章 胃逸口服液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 第56-66页 |
1 仪器、试剂和药品 | 第56页 |
·仪器 | 第56页 |
·试药 | 第56页 |
·试剂 | 第56页 |
2 方法和结果 | 第56-64页 |
·色谱条件 | 第57页 |
·溶液的制备 | 第57页 |
·干扰性试验 | 第57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57-62页 |
·共有峰的标定 | 第62-64页 |
·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 | 第64页 |
3 讨论 | 第64-65页 |
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胃逸口服液初步稳定性研究 | 第66-68页 |
1 仪器、试剂和药品 | 第66页 |
·仪器 | 第66页 |
·试药 | 第66页 |
·试剂 | 第66页 |
2 考察项目 | 第66页 |
3 实验结果 | 第66页 |
4 结论 | 第66-68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综述 | 第71-80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附图 | 第80-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附件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