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25页 |
·镍钴湿法生产工艺概况 | 第12-13页 |
·氧化镍矿湿法生产工艺 | 第12页 |
·硫化镍矿湿法生产工艺 | 第12-13页 |
·镍钻浸出液萃取除杂及镍钻分离概况 | 第13-16页 |
·杂质离子对溶剂萃取分离的影响 | 第16-22页 |
·杂质离子对萃取率和分离系数的影响 | 第16-19页 |
·杂质离子对界面乳化的影响 | 第19页 |
·杂质离子对有机相粘度及分相时间的影响 | 第19-20页 |
·杂质离子对单一萃取剂体系与协萃体系的影响差别 | 第20-22页 |
·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2-25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5-29页 |
·实验材料 | 第25-27页 |
·实验原料 | 第25-26页 |
·萃取剂及稀释剂 | 第26页 |
·试剂及仪器 | 第26-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页 |
·杂质离子对不同萃取体系下镍钴萃取分离的影响 | 第27页 |
·萃取剂Versatic10以及其复配萃取体系用于镍钴溶液除杂探究 | 第27页 |
·萃取率、分离系数以及pH_(50)的计算 | 第27-29页 |
3 杂质离子对不同萃取体系下镍钴分离的影响研究 | 第29-47页 |
·萃取剂Cyanex272与P507 | 第29-31页 |
·Mg~(2+)对三种萃取体系下镍钴分离的影响 | 第31-35页 |
·Mg~(2+)对分相时间和乳化的影响 | 第31-33页 |
·Mg~(2+)对钴镍萃取率和钴镍分离系数的影响 | 第33-35页 |
·Ca~(2+)对三种萃取体系下镍钴分离的影响 | 第35-39页 |
·Ca~(2+)对分相时间和乳化的影响 | 第35-36页 |
·Ca~(2+)对钴镍萃取率和钴镍分离系数的影响 | 第36-39页 |
·Fe~(3+)对三种萃取体系下镍钴分离的影响 | 第39-42页 |
·Fe~(3+)对分相时间和乳化的影响 | 第39-40页 |
·Fe~(3+)对钴镍萃取率和钴镍分离系数的影响 | 第40-42页 |
·Fe~(2+)对三种萃取体系下镍钴分离的影响 | 第42-46页 |
·Fe~(2+)对分相时间和乳化的影响 | 第42-44页 |
·Fe~(2+)对钴镍萃取率和钴镍分离系数的影响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4 Versatic10萃取分离镍钴浸出液中低含量镍钴和钙镁探究 | 第47-54页 |
·萃取剂Versatic10 | 第47-48页 |
·Versatic10分离浸出液中镍钴和钙镁 | 第48-53页 |
·萃取过程探究 | 第48-51页 |
·洗涤过程探究 | 第51-52页 |
·反萃过程探究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 Versatic10-Cyanex301体系萃取分离镍钴和钙镁的研究 | 第54-66页 |
·萃取剂Cyanex301 | 第54页 |
·平衡pH值对不同萃取体系萃取分离镍钴和钙镁的影响 | 第54-59页 |
·平衡pH值对Versatic10体系萃取分离镍钴和钙镁的影响 | 第55-56页 |
·平衡pH值对Cyanex301体系萃取分离镍钴和钙镁的影响 | 第56页 |
·平衡pH值对Versatic10-Cyanex301体系萃取分离镍钴和钙镁的影响 | 第56-59页 |
·不同萃取体系下各个离子的pH_(50)及△pH_(50) | 第59页 |
·反萃过程的研究 | 第59-61页 |
·复配比及硫酸浓度对反萃的影响 | 第60-61页 |
·相比(O/A)的影响 | 第61页 |
·镍钻萃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61-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